...
小朋友們的年紀雖然小,但干起活來卻不含糊。
不到半月,便將田地中的紅辣椒收了個干干凈凈。
現在白日的太陽非常的足,紅辣椒擱在外面,只需要曬個兩三日便干的一點水分都沒有了。
既然已經曬干,是時候搗碎了。
這一步若是用機械來操作就非常的快,人工來操作就要慢上許多,且搗碎的效果也沒有機器好。
雖然現在有了電,一般的機器是可以使用了,但機器做出來的東西是沒有“靈魂”的...
蘇棠決定,還是請人來做。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為了提供一點工作崗位,讓村民們能夠多一份收入。
這活要揮舞一日的棒槌,又要長時間的和很嗆人的辣椒打交道,比較的辛苦。
所以蘇棠在二十文基本工錢上,增加了五文。
現在家家戶戶都要舂米,所以每家每戶都備有石臼。
蘇棠黃昏回到家里時,便給在兔兒山干活的村民們,說了說舂辣椒的事兒。
若是要做的,便帶著自家的石臼明日到兔兒山來就行了。
“大郎,這辣椒又是怎么個舂法呀?”村民們好奇的詢問道。
“就和舂谷子的方法一樣,等辣椒被舂成我手中這份辣椒的樣子時,便可以停了。”
蘇棠手中的那一份辣椒,便是合格標準。
“這些辣椒比起米來,可要好舂的多。”
這半月以來,兔兒山的大壩子中,每日都曬了不少的紅辣椒,來干活的村民們,早就將其摸了個透徹。
“確實不難,就是辛苦,下山以后,勞煩你們幫忙宣傳一下,要來的都可以來。”
村民問道:“那工錢多少呢?”
蘇棠就道:“一日二十五文,當然,不能偷懶才能領到全部的錢。”
村民們現在都習慣了,但凡蘇棠家請人干活,便會有監工在一旁瞅著。
而這監工,便是油鹽不進的蘇景忠。
一旦被瞅著故意偷懶了,第一回提醒,第二便視情況而定,第三次鐵定會扣工錢。
說什么好話,扯什么關系都不好使。
但只要踏實的干活,該領的工錢,一文都不會少。
這一日二十文的工錢,還只是舂辣椒。
這比起去山上砍樹賣木材輕松多了,到了翌日,珠窩村閑著的勞動力,基本上全部人手一副石臼,到了兔兒山頂開始舂辣椒。
人多力量大,辣面的存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蘇棠便在淘寶上買了食品級塑料膜,將其鋪在籮筐中,然后將舂好的辣面,倒入放了塑料膜的籮筐中。
等著裝滿一籮筐了,再將口子封起,最后擱在倉庫中,臨時的存起來。
辣面做好了,原則上來說是可以開始給攤主鋪貨了。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這辣面突然停了一月,其售價也被黑市炒的直線上升。
如今,不知道暗中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辣面。
蘇棠無權無勢,若這個時候,將辣面鋪向市場。
屆時,鐵定會有許多人尋著蹤跡,找到兔兒山來。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