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棠當初租了一百五十畝地,全部種上了水稻。
他們一家人沒有這個時間,也收不完這么多畝的稻谷,只能請人來收。
請人收稻谷的工錢,蘇棠這一次便沒有按照日結工錢來算,畢竟田地太多,分布又太散,想要監督太難。
于是她將十畝地劃分為一個工作段,統一承包給一戶人家,從割稻子,到打稻谷,再最后用石磨碾壓成糙米,都由這一戶人家來負責。
工錢則是五百文,干完了活給。
看似十畝地非常的多,但對于干了一輩子農活的村民們來說,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一戶人家,一家老小齊上陣,十畝地的稻米,大概也就費個幾日的時間,便能全部處理完畢。
這就能夠賺半貫錢呢,對村民們的吸引了非常的大。
一百五十畝地,那就需要劃分成十五個工作段。
為了保證時效性,所以一戶人家最多只能接一個工作段。
這就需要十五戶人家來做,但珠窩村,總共才十多戶人家。
同時還有另一個要求,那就是家中要能夠出十個及以上的勞動力收稻,才能接下這個活。
而朱家,基本上全家都在兔兒山干活了,別說十個勞動力,一個都沒有。
里正家的兒媳在城里干活,兒子則在造紙廠干活,家里就只剩下他們夫妻倆,以及幾個孫子。
同樣不符合要求。
除了他們倆家,還有幾戶人家也是這樣的情況。
如此一來,又排除了一部分的人家。
即使將珠窩村中全部的人家算上,想要湊夠十戶,都比較的困難。
不過這只是個小問題,現在不僅是珠窩村,臨近村子的人家,每家每戶也會到兔兒山賣木材。
想要請人干活,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不需要跑斷腿專程去請人。
蘇棠到了休假這一日,便接替了蘇山,來收取村民運送到兔兒山來的木材。
同時,將請人收稻谷的事兒,也給村民們說了說。
這收十畝地的稻谷,便可以有半貫錢的收入。
若是別家有這樣的活,還開出這樣高的工錢,那就得掂量掂量,干到最后會不會拿不到錢。
但蘇棠家的口碑可是好的很,從來沒有出現過不給工錢的事兒。
信譽方面的事完全不用擔心。
還有便是這收稻谷,雖然也日曬雨淋,但比起賣木材賺的錢,那可要多的多了,而且,相較之下還要輕松許多。
只是在田地中割麥子的時候最辛苦,后面打稻谷的時候,可以幾個人輪著來,要輕松不少。
這么好的活,村民們都想要搶著干。
這個點在兔兒山賣木材的村們,基本上是都報了名。
只要是符合要求的,報名則通過。
只是過了半個時辰,十五支打谷隊的人選便夠了。
其中一半是珠窩村的,另一半則是附近村子的。
主要現在是晌午,時辰還早,一般遠一點的村子,一日就只賣一次木材,一般也是下午來。
下午到兔兒山賣木材時,得知半貫錢收十畝稻田的這個消息,那可是羨慕的很呀。
沒想到,住在珠窩村,亦或是附近的村子,在招工一事上,居然還有如此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