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當初選擇將地租給蘇棠家的村民們,看著大豐收,現在是腸子都給悔青了。
最初,蘇棠其實并沒有想要租地。
畢竟她家就三口人,糧食種多了也吃不完。
所以,她便還是和村民們說的,她提供稻種,然后收成便一家一半
同時,她也保證了收成上,絕對會比現在翻一番以上,還保證了村民們一定不會吃虧。
但毫無意外的,沒有人愿意相信她。
而村民們至從在兔兒山賣木材開始,便有了穩定且還不錯的收入,基本上都不愿意種地了。
所以,她算是無奈之下才選擇了租地,然后再請人來種。
便有了現在的事兒了。
那些村民們,當初若是選擇相信蘇棠,此刻可賺大了。
不僅珠窩村的村民震驚,別村的人也亦是如此。
當眾稱量稻米的時候,還有許多其他村的人也在此,親眼看見了這一幕。
此事便一傳十,十傳百,成了眾人茶余飯后的談論焦點。
除了震驚之外,眾人更多的,還是想要種上這種高產稻。
那怕是自家只能種一畝,若是最后能夠收個千斤,那來年,自家也不會在缺口糧吃了。
若是能夠多種上個幾畝,還能賺不少的錢捏。
當然,最好便是能夠自家所有的地,全部種上這種高產稻。
收獲后,賣了稻米賺的錢,全部買成地,來年在擴大種植,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周而復始。
到時候地多了,便什么都不用做,就像蘇家那樣,請人在田地里干活。
自己呢,就坐在家里,等著數錢就行了。
時日已經是六月末了,現在種一茬晚稻,還是來得及的。
村民們到兔兒山賣了木材之后,也不急著走了,開始打聽稻種的情況。
外村的村民,總覺得珠窩村的村民,知曉的要多一點,便向珠窩村的村民打聽。
而珠窩村的村民知道的其實也不多。
畢竟,李琳芳現在是長期扎根于長安城的鋪子,蘇棠大部分時日也在長安城當差。
所以兔兒山這里,大部分都只有蘇景德一個人在。
而蘇景德整日又在做自己的事兒,基本上見不著人。
珠窩村的村民們,那就只能向蘇小青亦或是蘇山打聽稻種的事兒。
這在外人的眼中,他們兄妹二人可是李琳芳的遠方親戚,或許能知道的多一點也說不定呢。
但他們兄妹二人,當初來到兔兒山的時候,田地里的稻米早就種植下去了。
對于這一塊的事兒,也根本就不清楚。
無論是外村的村民,亦或是珠窩村的村民,打聽了好幾日高產稻的事兒,卻一點有用的消息都沒得到。
眼瞅著這日子一日一日的過去,若是再不將稻種,種在田地中,那就要來不及了啊。
若是少種一茬,那要損失多少的錢呢,心急如焚。
這一日,蘇棠到了放假的時候,明日就不用早起。
這么好的一個熬夜機會可不能錯過。
早早的便回到了屋子內,將門一關,窗簾一拉,然后打開電視和影碟機,再插入光碟,最后帶上耳機,津津有味的看電視。
這熬夜看片,簡直不要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