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要自己睡,屋里就得添家具。只要有了木料,這家具自然也就有了。以前在葉家的時候,他爹和葉宗棟的吃飯的家伙不讓他碰,他自個兒時不時的就添件兒。
畢竟他屋里需要的東西,沒銀子買,他爹和葉宗棟又不給做,葉宗楠只能抽時間自己干,時間長了,做木匠活的幾樣必須的家伙什,就被葉宗楠湊了不少。
估計葉老爺子和葉宗棟也沒想到,葉宗楠之所以學木匠,都是被他爺倆給逼出來的。只怕更沒想到的是,被他們逼著去干木匠活的葉宗楠,會比葉宗棟更加有天賦。
這次尋找葉宇楓回來,葉宗楠早就打定了要分家的主意,倒是將缺的幾件不怎么起眼的木匠吃飯的家伙什也都給添上了。
家伙什齊全,等回頭砍了樹,木料準備齊活了,就可以動手添家具了。
…………
葉家新宅位于上山村最西邊的山腳下,而打谷場位于村子的東北方向,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村民,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村長家人好,幫襯了葉老三家一把,將后院的麥子送給了葉老三家。
今日割麥子的并不是只有他們一家,麥子種的早的也有不少家,麥子長得也有好有壞,地種的多的,尤其是那種地多大,種了十幾畝,甚至幾十畝的,麥子的成熟也有先有后。打谷場上已經有幾家正拉著碌砫碾麥子了,還有人家的小麥粒已經在曬著了。所以,打谷場上,還是蠻熱鬧的。
葉安寧往屬于葉家老宅的那個大的打谷場看了看,沒人,也沒麥子,看樣子還沒熟。
基本上每家的打谷場都有搭一間茅草屋,這屋頂都是茅草的跑不了了。支撐起茅草屋頂的圍墻,卻各有不同。
有的是土坯的,混著干草或麥秸稈的黃土夯成的墻壁。在打谷場,這樣的小屋子,應該算得上是最用心的了。
有的屋墻是石頭磊的,不需要磊的多好,只要齊整、塌不了,能撐起屋頂就行。這樣的屋子,透過石頭與石頭間的縫隙,都能夠看到外面。這樣的石頭屋子,只能遮雨,擋不了風。
不過,一般用得著打谷場的時候,都是在大夏天,所以這種有石頭縫的石頭墻,還挺通風涼快的。當然,有那講究的,用黃泥再將墻壁抹一遍,或者只將石頭縫堵上也是有的。
還有的屋子,沒有土坯墻,沒有石頭墻,直接用幾根木料埋進地里,撐起了屋頂。這樣的屋子,就和隨時搭了個棚子似的,只能擋了頭頂的上的炎炎烈日和淅淅瀝瀝的小雨。
這些用料不同的茅草屋,就是用來方便農忙的時候,給村里人看打谷場上的糧食用的。就比如現在,麥子運到了打谷場,得有人看著。
好叔家的打谷場很新,他們家的打谷場是分家后新開的,才三年而已。位于一片打谷場的外圍。
這打谷場都是用自己地夯出來的,所以有些打谷場周圍還種著莊家。有些村人,沒有土地在這一塊的,就拿別處的地和有的換,或者拿銀子買。一個村的打谷場都在一塊兒,也好相互之間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