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要帶安然和安寧一起去江南,所以,跟我提了一嘴。爹可能還沒決定好哪天走吧,也沒想好到底要不要去。祭祖這么大的事兒,爹不可能就自己回去了。估計等爹下了決心,就會和你們說的。”
“我是越聽越糊涂了,爹不讓你去江南,帶兩個孩子去是為了啥?”
“這我上哪知道去?”葉宗楠忍了又忍,還是說道,“估計爹是想帶著子孫后代,認祖歸宗吧。二哥,可讓家里的兩個小子同去?”
“這不,爹不是還沒跟我說的嘛,我要是這么問過去估計又得挨頓打。”
“那你再等兩天,等著爹告訴你這件事兒。其實吧,我覺著讓家里的孩子出去走走,還是不錯的。不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嗎?’所以,二哥還是可以考慮考慮,讓家里的孩子都出去見見世面。畢竟這去江南的機會難得。”
“三弟說的是,回頭我就問問爹去。”
“不過,二哥,你可得想仔細了,這江南之行,可不是上縣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我覺著這江南之行,怎么也得幾個月的事兒。這路程遙遠,又是大冬天的,風餐露宿的,二哥還是再考慮考慮。”
“行,老三,我知道了,回去后,我會好好琢磨琢磨的。行了,你趕緊給我點茶葉,我先回去了。”
其實,葉宗楠之所以跟葉宗熹說這件事而,他也只是將事兒鬧出去。這趟水越混,對他們家越有利。
就像葉宗楠剛才類似于自言自語的話兒,這江南之行,幾個月的行程,葉宗楠不想讓兩個孩子跟著去江南了。
雖然孩子出門歷練是件好事兒,但跟著明顯有著目的的葉老爺子一起去江南,葉宗楠擔心葉老爺子一時間腦抽,干出來什么不可挽回而的事兒。
而且,時間上選的更是不合適,太冬天的,太磋磨人了。
即便是南方冬季里不是特別冷,但也是會冷的。一路上風餐露宿的,葉老爺子再摳門一點兒,路上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不能住宿的時候,還有可能露宿荒郊野外。
這樣的條件下,兩個五歲的娃娃,如何能夠撐得下來?
所以,葉宗楠才想將消息透漏給葉宗熹。葉宗熹知道了,他自然會權衡利弊一番,最大的可能是他會讓大兒子跟著一起去,甚至他都要跟著一起去。
到時候,最好幾房的孩子都要鬧著跟著去江南。
葉宗楠可不是想讓幾房的孩子都去江南的,畢竟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著去受罪,自然也不可能將別孩子也扯著去受罪。
葉宗楠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阻止葉老爺子帶著他的兩個孩子的江南之行而已。
只要幾房的人以為江南之行有好處,自然會鬧騰起來,都想去的時候,就一個也去不了了。
很顯然,葉老爺子不可能再拖家帶口的拖著一家子老小,再走一遍曾經的老路。如此一來,葉安寧和葉安然應該就不用跟著葉老爺子下江南了。
葉宗楠想的很好,他的石頭已經扔出去了,后面的小徑應該能夠有人找得到了。
葉宗楠又找了個帶塞子的竹筒過來,給葉宗熹倒了一半的茶葉。既然要讓馬兒跑,自然是要給馬兒草的。
這茶葉,小閨女說是在山上摘的茶葉,他就當是山上的茶葉了。
葉宗楠心疼了下閨女的勞動成果,但給的也沒什么心理負擔。因為小閨女給他茶葉的時候就說了,這茶葉就是留著給村里人喝的,沒什么特別的,就是炒的香了點。
這也是夏季里的時候,菊花茶造成的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