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和李巧兒開玩笑,李巧兒現在嘴巴也挺厲害了,往往說到最后,認輸的還是周遠。
不過兩人的關系一直挺好的,很少拌嘴,更沒有大的矛盾。
生活上很甜蜜,很平穩,事業上周遠要不斷的開拓。
公司幾千人,每個月要吃飯要發薪水,那可不是蓋的,沒有收益可不行。
所以除了建筑行業,他現在開始買地皮,往地產方向發展。
另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行各業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機。
帶著之前重生的經歷和信息,周遠知道,好多行業其實都可以賺錢,有些行業的技術難度比較大,而有些行業技術方面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東西。
比方說插線板,看起來家家戶戶都要用的東西,在90年代初的時候,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所以他看準時機,投資幾百萬成立了一個插線板的生產廠家。
而且為了帶動家鄉的產業,他直接把項目弄到自己家鄉的市里面。
那個時候有幾百萬的投資,當地非常的重視,不管在土地還是稅收方面,都跟了他很大的優惠和幫助。
讓周遠體會到了家鄉的好,下決心以后有項目繼續往家鄉拓展。
而家鄉插線板生產項目的負責人,他就請李月兒出任。
李月兒當時剛結婚,跟自己的老公在當地搞了一個小投資,結果失敗,正有些彷徨。
周遠就對巧兒說:“我準備出資在家鄉搞一個插線板生產企業,第一期幾百萬的投資。
場地和項目都跟當地探好了,歲數方面也跟于優惠,現在就缺乏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你姐姐不是說投資失敗,正在家里沒什么事干嗎?你說請她出任這個企業的負責人怎么樣?”
“我姐姐當項目負責人?”
李巧兒偏著腦袋忘了周遠半天,有些玩味的說:“你是念她的工作能力嘞,還是在念她的舊情?”
“你想聽實話嗎?”
“我當然要聽實話啦,現在難道你跟我說的不是實話嗎?”李巧兒覺得周遠今天有點兒奇怪。
周遠拉著李巧兒的手,非常嚴肅的說:“兩者都有,第一,你姐姐在上面住過財務主管,也做過會計,對企業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
我啟用她,主要是覺得她可靠,真的信任。
第二,有私人關系,你也清楚,我跟你姐姐好歹好了一場,我周遠不是那種絕情寡義的人。
反正誰管都是管,只要管的好,就是雙贏的局面對吧。
你姐姐有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憑借這個平臺以后可以干的更好,有機會也可以出去自己干。
你覺得我這個想法怎么樣?”
“想法很好,但不知道我姐姐領不領你的情。”李巧兒想了想說,“知道你是對我姐姐好,但你這么做,她老公會怎么想?人家以為你還惦記著他的老婆,想跟他舊情復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