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李大廠長別的男人看不上,偏偏惦記著自己,讓周遠同學很無語。
如果說話說的過分,又怕傷害到李曉霞,畢竟兩人是那么好的朋友,李曉霞曾經還幫過他。
把工廠里的項目拿了不少,跟他干。
可是這不代表她就一定要娶她,所以周遠這幾天除了忙自己的工作,也在思考中,怎樣讓李曉霞走出這種困惑。
而時間進入1993年,地產行業除了迎來春天,競爭力也越來越強。
仿佛一夜之間就冒出了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大家都來爭搶著這塊蛋糕。
房地產行業的蛋糕夠大,但搶的人也夠多,所以競爭空前的激烈。
周遠雖然是經營多年的老牌企業,實力比較雄厚,加上剛剛和劉曉盼的公司合并,實現了強強聯手。
但也并不能掉以輕心。
1993年的時候,人們對商品房的需求還不是很旺盛。
除了沒錢,主要認識上還有不足,城鄉結合部的人認為到城里買房子還不如自己建。
剛剛進城打工的人,一般都經濟還比較差,沒有辦法買房子。
而企業老板大多都是外商,本地老板很少,還沒有崛起,都在外資企業里面打工。
這幾年你們稍微高級一點的管理是他們帶來的,根本不是國內的人。
所以國內除少數之外,大多數的收入都并不高,溫飽還沒有擺脫,根本考慮不到買不買房的問題。
所以商品房一時間陷入了銷售困境,而很多新興的企業一開始熱火朝天,結果沒多久就陷入了資金的兩難。
拿不到資金,投進去有拿不回收益,在這樣的時候,就考驗一個企業管理者,他的把握和眼光了。
為了加強公司的管理,統一大家的認識和思想。
周遠剛剛通知公司中級以上干部開了一個會,準備回辦公室處理一些問題。
電話響了,他抓起電話,喂了一聲。
電話是劉一鳴打來的,劉一鳴也是剛剛才回去,但問題就來了。
劉一鳴驚慌慌的對周遠說:“老大,麻煩來了,現在有很多買房的都要求退房,他們舉著牌子在我們的樓盤外面聚集,說什么我們欺騙他們面積有分攤面積,這一對他們不公平。
有的還說如果我們不退錢,他們就要到上面去告我們。”
周遠一天有些暈,記憶中華夏建房就有分攤面積,大家早已見慣不怪,就算不滿也沒人公開的提出來。
早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現象。
可現在怎么有人反對嘞?公攤面積又不是咱們一家,家家都有哇,明顯這里面有貓膩!
想到這里,周遠對劉一鳴說:“先穩住他們,安撫他們,讓他們選出代表,就說我要跟他們的代表親自談。”
周遠說完掛斷電話,然后拿起車鑰匙,準備往外跑。
媳婦兒劉曉盼剛好這個時候進辦公室。
看見他一副忙碌的樣子,忍不住問道:“干嘛,看你很著急的樣子,出什么事了嗎?”
“出大事了,不知是誰煽動,很多購房者在樓盤前聚集鬧事,如果處理不好,一旦出現騷亂,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