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在電話里的意思很明白,他說生產隊出一個像周遠這樣的人才不容易,但周遠自己賺到錢了,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裕富。
但除了一些跟著他一起打工的賺的錢以外,生產隊大多數人依然受窮。
都已經到了1993年了,可生產隊富起來的卻沒幾戶,更多的人是去了外面打工,靠掙點辛苦錢為生。
跟富裕更是不搭邊。
王叔希望周遠能不能騰出一點時間或者精力,最好是設計一個什么項目?
能讓生產隊大家共同富裕的那種項目。
共同富裕?
這是周遠第一次聽到這個話題,或者說第一次要面臨這個話題都選擇。
王叔一開始的話,他沒怎么聽,覺得自己沒這個必要。
能自己富起來就不錯了,管的了那么多嗎?
可王叔在那邊非常動情的說:“大侄子,我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是生產隊的驕傲,也許你選擇管自己是對的。
但是,家鄉的土地和山山水水養育了你,對不對?現在你有這個能力了,應該回饋自己的家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這樣你才是大格局,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帶頭致富的典范。
我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
聽完王叔的一番話,周遠陷入了沉思。
說真的,第一次面對這個話題,他還真有點兒率不及防。
帶領大家致富這件事,他以前不是沒有想過,他只是覺得讓大家跟著自己打工,每個月有錢賺,慢慢的日子就好起來了。
其他的沒有想太多。
這回王叔提出的問題,還有大家的殷切希望,對好日子的那種向往。
讓周遠明白自己之前做的確實不夠,現在自己有錢了,日子過的那是沒話說。
可和自己土生土長的鄉親們,很多依然在貧困線上掙扎,依然在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卻看不到致富的希望。
自己作為重生者,作為擁有十幾個億身價的大佬,不應該不去管他們。
可要管,又怎么管呢?
周遠一時間語塞,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說,于是他想了想,對王叔說:
“王叔啊,你說的問題讓我考慮考慮好嗎?我不是不想帶鄉親們致富,是一時間還沒找到什么好的項目。
讓大家都能富起來的項目不好找哇。”
王叔卻在那邊說:“其實項目并不是沒有,關鍵是要錢做投資,還要打開銷路。
我們家鄉盛產辣椒,竹筍,豇豆,菱角菜,你看能不能把這些家鄉的特產把它加工成一種產品,推銷出去。
如果這樣的話,家家戶戶都可以種植,他們就能有收入了。
還有我們家鄉有那么多的橙子,橘子,你辦一個橙汁的廠也行呀。”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這些除了需要錢,投資還需要技術,你讓我調研一下市場,再回答你好嗎?”
對于王叔提出的那么多投資項目,周遠早就想過了,關鍵他之前不是干這個的,所以總覺得困難太多。
怕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