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乘風破浪,一路向前,周遠帶領自己的公司就是這么走過來的。
現在進入一個關鍵時期,而關鍵期就是,一下子進入2000年以后,各種建筑企業多如牛毛,但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就不在少數。
所以要在眾多的競爭當中,保持住自己的優勢,就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
為此,周遠每次開會都會對手下說:“兄弟們吶,現在的競爭有多激烈,你們應該知道對吧。
所以其他的我就不想多說了,關鍵是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我們怎么樣才能生存下去,而且生存的很好?”
關于這個話題,他希望大家踴躍發言,獻計獻策,首先還是老規矩,劉一鳴先發言。
劉一鳴想了想說:“這還用說嗎?加強公司的管理,另外別看我們是建筑企業,其實也跟科技有關。
很多東西都需要變革,老的一套不行了,需要新的東西出來。”
劉一鳴告訴大家,之前各種建筑材料和設備,全靠肩扛,手抬的與人工運到樓上去。
這樣不僅慢,工人辛苦,而且費成本也花時間,非常的慢。
反正現在可以進行改革,首先要大力運用提升架,靠一個提升架就能把東西運到樓上去了,搬運工們會輕松很多,相對來說也少花時間和成本。
還有就是支模,該用鋼管架子的,就用鋼管架子,該用木料的就用木料,要靈活的運用。
其余土方作業要多用機械設備,盡量少用人工,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劉一鳴發言之后,王曉華又說:“我覺得吧,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命脈,質量一定不能放松,相反要越來越好。
另外就是加強公關宣傳,爭取拿大項目,只有大項目才能養的活,我們這么大的公司。
要和改革開放融為一體,要讓自己的實力讓更多人知道,所以加大宣傳力度很重要。
當然必要時,我們可以走出國門,到國外去競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企業。”
王小華說完,歐陽小美繼續發言,她發的言內容又有所不同,他用女性的觀點,對企業敏銳的感覺到,企業財務對一個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
就是說無論什么時候,企業不管擴張的有多快,財務方面一定不要出問題。
要有充足的資金鏈和充足的資金儲備,另外要能正確的預算到,什么時候公司才有多少收入,而每個月需要多少開銷。
收入和開銷能不能相抵?有沒有結余?有多少結余?
有了錢應該怎么去弄?一句話,歐陽小美的話,牽涉著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未來的投資方向。
本來這件事情是周遠一直在考慮的,他是公司的老大,他才有決策權。
同時才能高瞻遠矚,是公司的真正掌舵人。
掌舵人是一回事,能不能掌好舵又是一回事,所以他需要大家!各舒己見獻計獻策,需要聽到各方面的聲音,聽到大家對公司的發展狀況和目前情況的關注。
同時也需要大家對公司未來的思考。
有了歐陽小美對公司的深刻判斷,另外幾個也說出了自己的表態和一些想法。
周遠最后集合大家的說話,加以總結說:“今天這個會開的非常不錯,非常的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