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砸吧砸吧嘴:“就講這席方平的上半吧,我瞅著大家伙也愛聽。”
安掌柜笑道:“那確實,那確實。”
……
所謂有書則長,無書則短。
一轉眼時間已到下午。
楊書剛講到席方平出了陰司,要去灌江口尋楊二郎,算是講完了。
第二次說這出,他在細節上的把控也更加純熟,現場反應比昨天更好。
昨天出彩,主要是故事本身動人。
今天吧……楊書有點熟練工的意思了。
但相應的,今日退場,卻不如昨日順利!
“嘿,你這說書人忒不地道,我推了保定府的差事,就為了來聽結局,沒成想又拿這半截兒糊弄我等!”
這話出口,頓時有人接腔。
“就是啊!”
“說書人莫走,快講快講!”
楊書微笑,折扇輕搖,假模假式道:“這天色漸晚,再過一個時辰該宵禁了!諸位總得容我用飯啊,這席方平的下半嘛……改日,改日,下次一定!”
“不行,不行,繼續說繼續說。”
這下,今日新來的也跟著起哄,一時間群情洶洶。
“行吧行吧,但這下半肯定是說不完了。”
看架勢,這群看客當真不愿放棄,楊書也只得尋摸些能說的。
他略微頷首,沉吟道:
“倒不妨給列為說說這灌江口的惠民大帝,二郎顯圣真君的根腳。”
左右連忙歡呼。
“那敢情好!”
楊書唰地一聲收攏折扇:
“這楊戩楊二郎,血脈源流極為不凡。
昨日聽我說書的爺們兒,應當記得,他母親乃是三界之主,昊天玉皇上帝的親妹妹,母系出身那是高的不能再高。
但鮮有人知的是……這楊二郎的父親,同樣很不簡單。
他該是上古帝王,蠶叢的后人!
這點,從楊二郎額頭的縱目天眼便看得出來。”
左右頓時驚了。
“上古帝王?”
“蠶叢又是誰?”
楊書抿一口茶水潤喉,緩緩言道:
“說起蠶叢,便不得不說這川蜀之地。諸位當聽過,那地方地勢險要,道路曲折,交通很不便利。
上古時候更是封閉,凡人茹毛飲血,宛如野獸。
彼時便有圣人蠶叢養蠶繅絲,立法典文字,教化萬民,建古蜀國,遂而稱王。
傳言他雙眼突出,額上還生著一只縱目,活了四萬八千歲。
直到數千年前,蜀人還會在漢州鴨子河南岸,帶上這樣形象的青銅面具,祭祀這位偉大的帝王,現在該稱之為……三星堆遺址,諸位若有緣,不妨去看看。”
楊書說得有鼻子有眼,本來權當故事聽的看客,也不由信了三分。
疑問道:“真的假的啊,你這說書的唬我吧!”
“嘿,這有詩為證!”
楊書倒也不客氣,搖頭晃腦地誦讀千古名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