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喜多直家對此保持默許態度,甚至可以說就是他在暗中指使,本來也沒有讓這些人活著走出去,這些不安定的國眾留著遲早是個隱患,現在就打死,也能省去他的一番手段。
兒島郡內的豪族,除了當初兒島高德傳下來的庶流外,就是跟上野氏沾親帶故。
能勢家為首的幾家小豪族因為投效的早,躲過一劫,剩下的無一不遭受迫害,全家死難者不在少數。
饒是這些國眾已經家破人亡,宇喜多直家卻仍不打算放過他們,借口上野信隆遇害一事,網羅罪名,牽連其等家眷親族,莊田全部遭到罰沒,家中男子送入礦山為奴;女子有樣貌端正者,賞賜給有功郎黨為妻,篡奪家名苗字,余者沒為游女充軍。
遠在常山城內的宮本道意,聞訊出陣兵馬全軍覆沒,頹然嘆氣,趕在花房正幸入城以前,提早派人送走了上野高秀的家眷,免得遭到敵軍殺害,隨后主動派人去向兒玉黨請降。
宮本道意身為鹽飽諸黨總船將數十載,威望甚高,且為人素來寬厚平和,形勢作風更偏向於商人,而非水賊惡黨。
主張“靜謐波濤,不行殺掠”,在鹽飽諸島建立關所,向過往商船征收“帆別錢”和“船加米”為各島居民謀生。
雖然因為天下戰事趨于崩壞,這套“軟弱”政策,逐漸遭到鹽飽水賊們抵制。
尤其是如兒玉黨這樣新近興起強勢倭寇眾,干脆就置若罔聞,但不得不承認,鹽飽諸黨全都認可這位老大人的名德,沒有對方多年來努力維系,鹽飽二十八黨早就離散殆盡,被旁邊的村上水軍和淡路水軍所吞并。
因而一見到宮本道意,花房正幸態度都極為恭敬,將之請入上座,相談甚歡。
次日午后,宇喜多直家便見到大勝歸來的花房正幸,不過并沒有見到宮本道意,對方以年事已高為借口推辭,返回鹽飽本島出家退隱。
這倒也在人之常情,宮本道意作為叱咤海上數十年的總大將,如今迫于形勢而向一名后進晚輩屈膝,傳揚出去一輩子名聲便要毀于一旦。
況且他威望如此之高,如果在投入兒玉黨內又該如何安排,委任職役差遣。實權職役,容易引起宇喜多直家的忌憚;虛銜空名,宮本道意不屑居之,即便折中而行,兩人之間也早晚要生抵牾,多半會生出不忍言事,倒不如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宮本家雖然沒有公開支持兒玉黨,但亦未正面敵對,不過唯恐會日后清算,宮本道意便托花房正幸送來一方朱判印章,宇喜多直家看過后,大喜過望。
這方印章不過尋常玉石打磨,并非什么稀世珍寶,但印章上篆刻的“四海踏破”四個大字,卻是大有來頭。
傳言當年倭寇大將軍藤原純友起兵,就是以此“四海踏破之印”與“八幡大明神旗”二寶,來號令天下水賊。
藤原純友敗死以后,部眾離散潰逃。八幡大明神旗為官軍所得,后於備前國松島地方興建純友神社時,供奉於神社內,神社后來毀于戰火,幡旗現今業已經遺失數百載,天下海賊多以八幡為旗,便是因此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