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英明!”
“簡直一派胡言!”趙良罵了一句,他已經顧不得同僚間的臉面了。
豫王瞪了他一眼,“丞相,你覺得哪里不妥嗎?”
“范種所言,大為不妥。陜國地處大河南岸與我洛城郡接壤,豫陜兩國之間世代友好,那陜王納洛城侯長女為妃后,兩國關系更是親上加親。況且,他陜王很清楚,我豫國沒有向西經略的意圖。可冀國卻不然,時刻都想吞并他陜國,他有何理由倒向冀國,那不是羊入虎口嗎?對我豫國而言,有陜國在,可以作為我們和冀國之間的緩沖地,從而避免豫冀之間爆發直接沖突。若是我們此番吞并陜國,冀國絕不會坐視不管,倘若兩國因此爆發沖突,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啊,大王!”趙良激動的說話都顫抖了起來。
“呵呵,”豫王冷笑一聲,“丞相以為,寡人會怕他冀雍不成?”
趙良心里一驚,連忙說道:“大王誤會了,臣的意思是對我豫國而言,留著陜國比吞并陜國好。陜地對陜人而言,是他們的國家。對我們而言,頂多是一郡。陜人為了保護他們的國家,可以跟任何外敵拼命。由他們在前面為我們頂住冀國,不好嗎?況且,陜王在我洛城死于非命,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我們都應該盡快去安撫陜國。可如今不僅沒去安撫反而還要發兵攻打人家,如此有失道義之舉,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豫王臉色大變,喘了一口氣粗氣說道:“我豫國雖然地廣郡多,但沒有一寸是多余的。為了保護一郡一縣,寡人可調集全國之力,它陜國能比嗎?難不成我們還比不上它小小的一個陜國?”
“大王,臣絕非此意呀。”
“寡人知道你什么意思,你不就是怕我豫國跟冀國打仗嗎?寡人告訴你,你怕它冀國,寡人可不怕!”
“大王息怒!”上卿勸道。
“大王息怒!”眾人一起高喊!
豫王被趙良氣的滿臉通紅,他決意等這次伐陜功成,就讓他趙良告老還鄉。
“還道義,方今天下乃大爭之世,談何道義?迂腐否?他陜國未曾知會寡人就興兵攻打我洛城,可曾講過道義?”豫王越說越激動。
趙良知道豫王生氣,便不再言語。
政事堂一片寂靜,雷霆震怒之下沒人敢再說話。過了一會兒,豫王似是緩和不少。
“智洪,你意如何?”
“臣附議上卿。不過,丞相有一點說的不錯。陜國以傾國之兵伐我,冀國定不會坐視不管。臣建議在伐陜時,須把冀國的干預考慮進去。如陜國不與冀國勾結最好,若是勾結,臣建議大王派出兩路精兵強將出擊。一路經崤山伐陜,一路增兵我河內郡(河南沁陽、溫縣一帶)。若冀國膽敢阻撓我伐陜之役,則我豫國可兵出河內,拿下冀國軹關郡(河南濟源、孟州一帶),兵鋒直指河東安邑(山西運城)。”智洪原是冀國上大夫,因與丞相李盾不合,遂出走冀國來到豫國,被封亞卿。為了表示與冀國決裂,所提建議大多指向冀國。
“好,愛卿所言極是。”豫王在做太子之時就憋著一股勁要打冀國,如今終于有機會了,怎不興奮。
“智洪,你是唯恐天下不亂嗎?”趙良氣的渾身發抖。盡管此舉會得罪豫王,但此時他也顧不得太多了,如何避免與冀國爆發沖突才是當務之急的大事。
“丞相,寡人看你是累了,準你休息半月。”
“大王,臣......”
“丞相!”豫王臉色大變。
孫齊忙在一旁咳嗽,提醒趙良。
“臣......告退!”趙良掃了一眼眾人,失魂落魄地轉身離去。走到門口,他大喊一聲,“奸臣當道啊,奸臣!我豫國......危矣!”
———————————————
地理注解:1、大河,特指黃河。上古時代只有黃河有資格稱為河,其他的河都只能稱為水。江也是,只有長江能稱為江,其他的江只能稱為水。2、軹關陘,太行八陘第一陘,位于山西垣曲縣。是河東運城和臨汾盆地通往河內(濟源、焦作)的主要通道,通道最東邊建有關隘,名軹關。地勢險要,有封門天險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