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吳玉明很想告訴陳銘,其實這年頭跑山里去作死的也大有人在。經常有野游的人差點把命都給送了。
“陳醫師,丁主任說過些天,咱們的運動康復中心項目就要動工了。估計在過半年,咱們就能夠進新大樓辦公。”吳玉明說道。
“這是好事啊。丁主任說他會過來么?”陳銘問道。
“那肯定會來。運動康復中心奠基,李院長都會親自過來。丁主任肯定回來。聽說龍溪市里的領導也會過來參加儀式。”吳玉明說道。
茶樹村村道建設的過程中便已經考慮到運動康復中心的交通便利,規劃的時候,村道正好是經過運動康復中心的。
在村道修建的過程中,運動康復中心的地基便已經在挖掘了。現在地皮已經基本挖平。奠基儀式開始之后,便可以進入正式建設過程。
運動康復中心開建對陳銘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茶樹村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甚至于,整個大溪鄉都受到了影響,很多村子開始圍繞茶樹村的需求進行生產規劃了。比如半山村就有農民建了幾十個塑料大棚,準備專門種植蔬菜供應運動康復中心。
茶樹村小打小鬧的蔬菜供應,對于運動康復中心越來越大的需求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蘇沫曦樂意看到這些情況,但心里也著急。本村村民不是很積極,他們的期望值太高,對種植蔬菜這種勞動量比較大,出產似乎有限的工作,不太看得上。他們甚至指望著拆遷,如果能夠拆遷征地,他們直接一拆變富,何需辛苦勞動?
“我們村的一些人太不爭氣了。就想著拆遷征地,以為通過拆遷征地大賺一筆之后,便去城里買房子享受生活了。卻不想,咱們這偏僻的農村,就算征地拆遷,又能夠有多少補償款?夠不夠付城里買房的首付都難說。其實咱們村的這么優渥的條件,隨便干點什么,都能夠賺錢,又在自己家門口。自家的房子難道不比在城里買的商品房寬敞?住得不比城里舒坦?”陳永剛說道。
蘇沫曦點點頭:“你們都是本村人,你們自己可以起表率作用。你們把自己的產業做起來,賺到了錢,村民自然跟風。我是不希望村里人都通過拆遷進了城。他們以后在城里,未必有在村里日子好過。”
“我也是這話。我們現在有條件,完全沒必要去城里。現在路也修好了,很快自來水項目完成,村里也是自來水了。各方面的條件不比城里差多少。何必去城里?”馬巖說道。
“運動康復中心的一些臨時工崗位,村里人竟然不太愿意去,反而大部分被鄰村的給搶走了。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李從剛說道。
“今年過年的時候,會有一批人回來。我們到時候上門做做工作,讓他們盡量在本村找工作,或者留在本村創業。我們村現在還沒有一家飯店,也沒有一家賓館。外面有很多人想來咱們村投資,但是我覺得這種事情要滿足本村的人。”陳永剛說道。
“這事我早就有計劃。我準備在這一帶建一個商業街。將來餐飲業、超市、商場都規劃到這一帶。這樣管理起來會更方便一些,而且環境也會更好一些。規劃好之后,優先本村村民認購,本村村民認購之后,再對外進行競拍。”蘇沫曦說道。
“這樣挺好。不過我覺得本村村民也要通過競拍的方式來競拍鋪面。畢竟不可能給每家一個鋪面。”陳永剛很贊同。
“但是這樣一來,會不會受到外界干擾。比如本村村民并不打算開店,但是外面的人可以通過他拿到鋪面。這樣一來,本村村民真正想做生意的未必能夠競爭得贏。”馬巖有些擔心。
“所以,我另外還有一個方案,那就是上規模的賓館、飯店之類的,我們可以辦成村集體企業,全村人都是股東。正好運動康復中心的征地費用,足夠我們用來進行建設。這筆錢分到全村村民手中沒多少,但是用來投資賓館、飯店、超市則足夠了。”蘇沫曦說道。
“可是我們村里哪里有這么多能人來管理這些企業?”陳永剛擔心地說道。
“我不打算讓村里人來經營,完全可以請職業經理人來進行專業管理。村里人進入這些企業工作,除了有工作優先權之外,在企業中不能夠享受任何優待。企業的分紅,我們可以事先進行嚴格規定。這些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成功的國有企業的模式。”蘇沫曦說道。
蘇沫曦甚至已經請人將商業街的規劃草圖做了出來。這是請朋友做的,也沒有花錢。想做進一步的詳細規劃,就得花錢了。
眾人相互傳閱了一下規劃圖,都非常振奮,他們看到了茶樹村不遠的將來,將會發生一場巨大的變遷。
雖然通了公路,陳銘也沒有打算將棗紅馬給處理掉。反正平時也不需要陳銘操心。最多是冬天下雪冰凍的時候喂些東西。馬巖家的那頭水牛,陳銘也準備按原計劃買過來。馬青漢遲早會將那頭牛處理掉。因為公路通了,農用機械可以去村里任何一個地方。以后無論是耕田還是收割,都可以用機械來完成。茶樹村的農業,終于要實現現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