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之上的那個叫趙建,不知什么原因沒有來參加復試,名單上顯示他沒有進大門,那是肯定要被刷掉的,另一個是二十歲之下的,便就是李日知了。
考功員外郎見大上司來了,連忙輕手輕腳地出來,到了馬致遠的旁邊,低聲道:“侍郎大人,您來了!”
馬致遠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場中那個年輕人,為人氣度雍容,不慌不忙,雖然年紀最少,但看上去舉止行為,卻是最為得體的!”
這就是純屬暗示了,馬致遠說的這句話聽起來是全無責任的,他可沒有說這個年輕人文章如何,也沒說要取中他,只是說了一句舉止得體,可沒有一個字要求考功員外郎要照顧一下!
但實際上,馬致遠卻是在明確地向考功員外郎暗示,這個年輕人要取中!
考功員外郎一聽這個話,立即就明白了,哪怕是給這個年輕人最后一名,也得取中!
怕弄錯了啊,萬一馬侍郎認錯了人,那豈不是糟糕,所以這個名字是一定要確定好的,考功員外郎小聲道:“那個年輕人名叫李日知,是鄭州滎陽人士,禮部試排名第三十,卑職對他早有留意,果然是一個舉止得體的少年郎。”
馬致遠點了點頭,沒再說話,在柱子旁又稍微站了一小會兒,便離開了,去后院喝茶去了。
直到中午,考試才告一段落,接下來便是面試問答,形式很簡單,主要就是考察士子是不是結巴,口音如何,還有就是相貌,牙齒的情況,等等。
現在還沒有殿試,只有雛形,形式上也變來變去的,沒有形成定制,要到武則天時殿試才會逐漸成制。
實際上,這種面試問答是最容易進行暗箱操作的,只要考官得到暗示,要取中誰,那就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果想要為難誰,那就問個難一些的問題。
這種時刻士子們肯定都緊張,如果問題稍難,那么難免會磕巴,一磕巴,那就妥了,下科再來吧!
所以這種考試方式很快就會被其它方式淘汰,不過,李日知幸運得很,現在他還是可以刷臉的,而且保證是一刷必中!
復試的人數不多,考功員外郎親自主持,士子們按著順序,以禮部試的名次從后往前,唱名上前,到考功員外郎面前,進行面試對答。
因為沒有特定的流程,還沒形成定制,所以供考功員外郎發揮的余地很大,基本上每個考功員外郎的風格都不一樣,所以每科問的問題和方式也不一樣,但這次這個考功員外郎還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
李日知緊張的等著叫到自己的名字,他發現被叫進去問答的士子出來后,個個都是松了一口氣,甚至還有臉上露出微笑的,看樣子是考得挺好啊!
但是,都考得挺好,這個就不至于了吧,總不可能都取中的!
又等了一會兒,終于叫到李日知了,李日知站起身來,慢慢走進了內堂,就見堂上坐著三名官員,均穿深綠色官服,這說明都是六品官員,品階都算不上高。
但這三人的后面有一座巨大的屏風,很顯然,后面還坐著人,但是幾品官,是些什么官,這個就看不到了。
在三人之前,又有三名穿著淺青色官服的人,這說明他們是九品官,基本上已經是品級最低的官員了,在他們的身前都放著書案,上面有筆墨紙硯,明顯他們是負責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