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員外郎的品級不高,隨著科考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際上由六品官來主持科考已經不合適了,但現在就是如此。
三位考官之前,擺著一只紅漆雕花木墩,考功員外郎沖著李日知一伸手,道:“坐!”
李日知行了一禮,這才半個屁股坐到了木墩上,但就聽考功員外郎道:“報上你的姓名,以及籍貫!”
李日知只好又站起來,拱起身,微微彎腰,道:“學生李日知,滎陽人氏。”
考功員外郎稍稍沉默了一下,又道:“最近你都有在看書嗎?”
這就是句廢話了,但這句話卻可以讓人稍稍放松下來,不至于太過緊張,這是因為馬致遠打過招呼了,所以考功員外郎特地問了這種極沒營養的話,算是照顧李日知。
李日知道:“學生一直在看書!”
考功員外郎嗯了聲,又道:“看的是什么書?”
李日知回答道:“學生看得最多的書,便是《唐律疏義》,略有精通!”
聽李日知說出這個書名來,三個考官的臉色就都不好看了,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想:“少年就是少年,這么明顯的暗示都不懂,真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啊!”
考功員外郎問的話里面,明顯有放水的意思,只要李日知回答一本簡單的書,那么接下來當然就只需要回答簡單的問題了,這個問答的成績當然會很好!
三個考官一致認為,如果有人在考前提點過李日知,那么李日知必定不會這么回答,而李日知這么回答了,就說明他投行卷投的不好,沒有什么過硬的靠山。
可剛才吏部侍郎馬致遠卻偏偏來打過招呼了,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李日知的靠山不是馬侍郎?
考功員外郎心中生氣,這個李日知太不識好歹了,當然,就算李日知再怎么不識好歹,他也不敢把李日知給怎么樣了,畢竟他不敢得罪自己的大上司,但難為一下李日知,然后把李日知取為倒數第一,這個他還可是辦到的。
在沒有規定必須從哪本書里出題的年代,最難的書恐怕就是法律書了,而《唐律疏義》則是難中加難,堪稱這個時代的第一難書!
一是《唐律疏義》是新編出來的書,大唐朝建國也沒有多少年,這當然是新編的書,而且主持編書的人是長孫無忌,這是一本中國最早也是最完整的法典,從編完到頒行,至今不過十年出頭,絕對是嶄新嶄新的。
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律法的人,比如說堂上的三位考官,那么都很有可能沒有看過此書,就算是看過,也只能是看過其中的某些條款!
李日知竟然說他精通《唐律疏義》,他什么意思,現在是考官考他呢,還是他考考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