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威逼利誘,又壓低聲音道:“聽說泰山有麒麟,你們若是真的想要獲得天命認可,去寫一篇麒麟文,吸引麒麟來投,豈不是更容易成功!?”
說實話,孔捷已經心動了。
李玨的招數實在是太厲害了,威逼利誘,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最重要的是李玨句句在理,而且言之鑿鑿,威脅的東西都是能夠做到的,答應的東西也是極有可能的。
換言之,他們怕了。
如果是劉郡守說李玨這番話,孔捷不僅不會理會,甚至他可能還會噴回去。
因為普天之下,除了李玨有底氣說能夠唱衰抹黑他們儒家之外,其他人都做不到。
即使是嬴政,也是做不到。
嬴政能做的就是殺掉他們,但是那反而會成全他們的名聲,讓他們更加名聲大噪。
而李玨可以從他們的軟肋著手,用文采和書法,讓他們儒家臭名遠揚。
那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李玨的一手書法和詩詞歌賦,那是絕唱,即使是孔玨也是自愧不如。
在最得意的儒術方面,李玨也都深有造詣,若是以此為突破口,絕對能夠抹黑他們儒家。
再加上李玨還是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實力又強大,若是真的抹黑,他們也無可奈何。
文采,比不過。
打架,打不過。
造反?那就是找死。
到時候李玨寫出一篇討伐檄文,就能夠讓他們儒家身敗名裂,永無翻身的可能。
畢竟儒家信奉君主,輔助明君治理天下,你帶頭造反,那豈不是與儒術相背離?
故而,怎么都不可能那么做的。
最讓孔捷心寒的,其實還是山東地界大多人學習書法,都是以李玨的字帖為模板。
然后街頭傳唱的一些詩句,甚至是歌頌嬴政的秦王掃**,還有大風歌這些東西,全部都是李玨作出來的。
可以說,李玨也是很有群眾基礎的。
孔捷想要跟李玨唱對臺戲,在他的根基大本營,都做不到,更何況整個天下!?
孔捷服軟了。
他沉聲道:“說一千道一萬,你還是希望老夫能夠出面為皇帝寫祭文,但是皇帝曾經焚書坑儒,那是大錯,他要認錯了,老夫就能夠幫他寫祭文。”
李玨卻道:“那不可能的,皇帝是不可能認錯的。除非是天災**,需要他下罪己詔才行。”
他呵呵道:“想要讓皇帝因為某件事而認錯的話,除非這個皇帝的肚量足夠可以,否則的話,他是不會承認的。你這么要求,就是要拒絕?”
孔捷一時語塞。
李玨竟然已經逐漸的掌握了主動,反過來威脅孔捷了,仿佛不是他求著孔捷寫祭文,而是給孔捷這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孔捷很生氣,但是主動權已經不在他的手中,一旦他敢拒絕,李玨就能夠抹黑儒家,讓他們喪失最重要的名聲。
儒家之人一個個都是對李玨怒目而視,但是李玨看都不看他們,一群酸儒,沒有孔捷,他們狗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