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
不比姜兆冬至當日教導姜煌功課的“痛苦”,姜韶顏等人冬至節這一日過的還是不錯的。
回到晏城的林彥還沒來得及告訴季崇言吳地的事,便對上了收拾妥當的季崇言。
“明日是冬至,我要回一趟寶陵城,晏城這里就麻煩你了!”
疑惑了一路的林彥此時終于記起他“忘記”的是什么事了:冬至大節已至,崇言自己是要回去同姜四小姐過節的。
原來前兩日的“好心”讓他歇息是這么個歇息法,林彥胸口一滯,對上了季崇言那副收拾妥當的樣子,終究還是敗下陣來,揮了揮手,道:“走走走!冬至大假最后一日記得回來!”
晏城衙門不能無人,就算有大假……那又如何?
季崇言聞言笑著應和了一聲,指了指林彥辦公桌案的方向道:“桌案上有一罐自長安送過來的酒,據說是一家街頭酒館的老板娘送來的。”
這話聽的林彥當即雙目一亮,一邊笑罵“還不走”,一邊急急往里走去。
季崇言見狀忍不住輕哂著搖了搖頭:自己同林彥不也一樣?想著明日能同姜四小姐一起過節就心情舒暢。
……
冬至大節一大早便迎來了季崇言,姜韶顏卻半點不覺得奇怪。
自來了寶陵遇見季崇言,每逢大節他都會來,是以即便沒有事先收到消息,可昨日準備的今日大節的飯食也是特意準備了他的份的。
不止如此,就連并作一食的早午兩食也對了他的胃口。
沒有做江南道這一代傳統的餛飩,而是將方形的皮子搟圓了,做了被后世稱之為餃子的“偃月餛飩”。
長安城的冬至大節里,不少人家的早午兩食便會做“偃月餛飩”,餛飩的餡料也備了好幾種,魚肉、豬肉、菌菇、菜蔬連同自己腌制的酸菜自由組合著包。
只是季崇言碗里的“偃月餛飩”的餡料卻大多不屬于這里頭中的任何一種。
“叮”又一塊銅錢被扔在了桌上,這“偃月餛飩”里頭一共混了十只這樣加了料的餛飩。如今大家又都聰明了,知曉舀餛飩的時候專門撿鍋底的掏,所以下餛飩的劉娘子便干脆統一下好了餛飩舀起來起來盛入碗中,如此一來就當真“公平”了。
可看著這位季世子一碗偃月餛飩里刨出了八塊銅錢,香梨還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就連過來吃冬至大食的靜慈師太見狀也忍不住感慨道:“阿彌陀佛,季世子真是個大運道之人!”
剩余的兩塊則在姜韶顏的碗里,統共十只這樣的餛飩,就叫他二人給分了。
沒吃到這“財運”餛飩的香梨卻很是高興:不管是小姐吃到的還是季世子吃到的,那都屬于自家人。她最近才學了一句老話,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小姐和季世子他們得道,自然連帶著大家都有好運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