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顏聽季崇言這般說來倒是突然明白過來為什么季崇言那時候要問“符”的事了,想來也是覺得這紫光道士實在是不靠譜的厲害!
不過這紫光道士不靠譜的地方顯然不止這一處。
“擴建的道觀形如陰陽太極魚,倒是襯和了身份,可于此地的地勢而言,在堪輿風水學上卻遠不如舊址那般屬于上佳。”季崇言說著,揉了揉眉心,“我這等臨時翻了翻風水堪輿典籍的人都看得出來,他們這些本該鉆研此道的卻依舊不館,可見如今的天權觀已是個世俗的道觀了。”
于他們而言,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這紫光道士如今有這襯和人心所想的仙家境地,又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賺得錢財也不意外,只是……”
季崇言說到這里,頓了一頓,抬眼看向女孩子。
女孩子回看了他一眼,輕聲道:“只是這紫光道士才接管天權觀時觀里一窮二白,這一開始給仙家境地換上門面的銀子是打哪兒來的呢?”
多數會跑到天權觀里來撒錢的富戶權貴顯然都是不懂此道的。這當然是一句廢話,若是懂了,還要跑到道觀里來做什么?
但也正是因為不懂,大多數撒錢的權貴富戶對著一窮二白,巴掌大小的天權觀是不會撒錢的,而要如今這般“神仙福地”似的天權觀才能引得他們掏錢。
這是一件互相矛盾的事,所以勢必要讓紫光道士先搞來一筆錢,才接管的了天權觀。
那這錢……又是自何處來的呢?
若是天權觀先時有錢,也不至于落到向別觀討要米糧的地步!若是紫光道士和那些小道士能有別處弄得錢來,先前也早去做了,萬不可能等到那時候。
所以這錢……難道還能是憑空變出來的不成?
對此,姜韶顏已有所猜測。
“這里頭的道士們處處顯得外行,可在這道觀里我卻看到了一樣極內行之物。”女孩子沉吟了一刻,開口問季崇言,“世子可還記得被三位‘元老’看護的那一池仙公點化的仙水?”
當然記得,記憶猶新!季崇言點了點頭,眉心卻不由自主的擰了起來:這紫光道士一行人道家本事外行的厲害,可卻深諳權貴富戶與普通人的審美心理,處處都布置的頗有幾分“道家意境”,對了,那三座突兀的石像除外。
“那三座石像看似滑稽可笑,可若是細究起來反而甚妙。”姜韶顏開口說道。
涉獵廣泛的江公藏書中似這等“雜書”不在少數,她上一世看了委實不少,倒也能說個一二來。
“尋常道觀里的三尊石像是元始天尊居中,靈寶天尊居左,道德天尊居右。可那看池子的三位居中的卻是靈寶天尊。”女孩子說道。
這樣的“亂來”鑒于這天權觀里道士的處處外行,也是有可能胡亂擺放的,并且石像也并非并排放置。
可有人卻不這么認為打亂位置重排有問題,且這個人還不是一般人。
“世子可還記得那位百年前的太史令陳讓?”姜韶顏說著,眼見季崇言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便繼續說了下去,“陳讓寫過一本關于《道教置物》的書,書中關于這石像的擺放介紹頗多。他道石像除卻尋常道觀用來供奉之外還能用來布道法陣,其中一座名為‘吞寶’的道法陣就是靈寶天尊居中的擺法。”
當然,她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放置順序與尋常不同的緣故。
“世子可還記得那三座石像的眼睛?”女孩子說著閉上了眼,腦海中浮現出了方才見到石像時的所見。
“靈寶仙尊垂眸觀地,元始天尊抬眼望天,道德天尊則平視我等。天權觀位于九龍嶺以西,元始天尊所望方向是東方,陳讓的《道教置物》里說過道法陣自東方始,按天、人、地順序依次排布,這功德池旁的石像看似胡來,卻又處處暗合陳讓所寫的《道教置物》。”女孩子說到這里停了下來,頓了半晌之后,聲音低了幾分,“靈寶仙尊視線的方向就是那座仙公點化的水池。”
若是紫光道士等人自己來布置,就他們那等連生產符都會胡亂纏上拂塵的外行水準,是決計沒有這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