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眸沉思了片刻之后,崔鐸再次抬眼看向面前的人:“那個叫李方……”
“周方。”抱著夜明珠匣子的人開口糾正道。
“行了,管他是周方還是孫方的,他要你把這東西給我,可有帶了什么話?”
抱著夜明珠匣子的人搖了搖頭,將夜明珠匣子雙手呈到崔鐸面前,道:“他只道這夜明珠就是皇宮國庫里丟失的那十三顆夜明珠,其他夜明珠都是假的,崔大人若是不信,只管將夜明珠送到陛下面前便可一見分曉。”
還一見分曉……盯著面前呈上的夜明珠沉默了片刻,崔鐸咬了咬牙,接了過去。
手指一勾,打開匣子,縱使現在是大白天的,夜明珠依舊帶著一股子微弱的瑩瑩光芒。
果真是一瞧便與尋常明珠不同,可崔鐸卻并沒有多少欣賞寶貝的心思,只覺得拿著匣子的手指有些發燙。
這寶貝真燙手,崔鐸看向匣子里,打開的一瞬間,他便看到了匣子頂上寫著一句文縐縐的詩。
積水非澄徹,明珠不易求。
崔鐸搜刮了一下肚子里的詩文,依稀記得這是一首描寫采珠人采珠辛勞的詩句。如這等在裝寶貝的匣子上印刻詩文的舉動也不奇怪,算是附庸風雅的一種手段。
如此……崔鐸皺了皺眉,看向眼前這一匣子夜明珠,托著腮幫子思考了起來。
這個殺了縣令犯了死罪等著秋后處斬的死囚為何繞過掌管他案子的林、季二人,偏把東西送到他手上呢?崔鐸抱著這一匣子夜明珠想著:他自個兒心里清楚,他同這些事情毫無關系,至此唯一能猜到的那個人的目的似乎是想借他的手直達天聽。
可能直達天聽的又不止他一個,為什么不要林、季二人來直達天聽呢?
一個死刑犯的所求會是什么?崔鐸很快便在腦海中閃過了一個答案——活命。
世人不怕死的到底少數,這死刑犯所求若是為了活命倒也合情合理,況且,如此的話,繞過林、季二人的行為似乎就說得通了。
這兩人手段、本事自有,可年輕也是年輕了些,況且眼下又人證物證俱在的將此人抓入大牢了,要這兩人放人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能越過律法讓死刑犯活命的這天底下也只有一個——陛下。
畢竟一個死刑犯不會同掌管案子的這兩人熟悉,興許是怕年輕人年輕氣盛不圓滑,還沒有把東西送到陛下面前,便先下手為強把他咔嚓一刀宰了?
這是有可能的,撇開林彥不算,那老季家的孩子雖是長的跟趙家小郎一個樣,可不知道為什么,那通身的氣質卻無端給人一種不好惹的感覺。
興許是揣摩不定這二位的意思,這才換到了他這里?
如此的話,也算七七八八說得通了,崔鐸看了眼手里的夜明珠,接著考慮起了東西的問題:把失而復得的夜明珠交還到陛下手中應當還沒有這么大的面子,不足以讓陛下出手救下一個死囚,那這……摩挲了一下匣子上的詩句,崔鐸認真打量起了這個裝夜明珠的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