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戲?以京劇系的名義合演?我先看看劇本再說。”
接過《風箏誤》的劇本,只翻看一遍,陳慶魁的臉上就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呵呵,有趣,有趣,這故事有意思。我支持你們,看這故事這么有意思,我都想演了。”
聽到陳慶魁的話,沈月樓心中一動,立馬接道:“那您就在戲中客串一個角色吧!”
“客串自然沒有問題,不過,我雖然是京劇系的系主任,卻也不能獨斷專行。
元旦晚會節目應征的事與各個班級都有關系,這事,總要和各班的班主任商量一下的。”
亮明自己的支持態度之后,陳慶魁立刻打電話把京劇系各班的班主任都叫了過來。
“不合適吧,我們班的節目已經準備很久了,我不同意合演。”
“我覺得可以,都別搞窩里斗,我們京劇系合演一出戲,把力量凝成一股繩,肯定能穩壓昆曲系和秦腔系一頭。”
“合演一出可以,這《風箏誤》劇本質量很高,能拿得出手。
只是,排練要以誰的意見為主呢?里面的角色又要如何分配?”
“合演也行,各班獨自準備也可以,我聽陳主任的。”
······
把京劇系十六個班級的班主任叫到一起,大家紛紛亮明了自己的立場。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還有搖擺不定的。
陳慶魁看了看眾人,提出一個決議:“大家舉手表決,贊成的請舉手。”
他一帶頭舉手,那些原本搖擺不定的班主任立馬跟著把手舉了起來。
最終少數服從多數,大家以十三比三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合演一出戲的決議。
而作為《風箏誤》這部劇的創作者,沈月樓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出戲的總負責人。
“各位老師放心,我一定用心籌備此戲,不會辜負陳主任以及各位對我的信任。”
接下來的兩天,在各班班主任的熱心幫助下,沈月樓幾乎湊齊了這出戲的主要演員。
詹家二小姐詹淑娟由高三二班班長趙曦玉飾演。
詹家大小姐詹愛娟由高三二班學生林小琳反串。
戚家公子戚友先由武丑系學生吳冬生扮演。
其他的諸如詹烈候、柳氏、梅氏以及戚父等也都有各行應工,唯獨缺了一個小生韓仲琦。
原來,各班合演一出戲這一決議,小生班的班主任杜弘毅是堅決不同意的。
后來,看大家都投了贊成票,他干脆就不摻和這事了。
小生班不參演,韓仲琦這個角色自然無人應工。
而由于這個角色是《風箏誤》的絕對主角,戲份吃重,沒法找外行隨便頂上,無可奈何之下,沈月樓便只能親自上陣,憑借自己深厚的戲曲功底來反串一回小生韓仲琦了。
確定好全部演員的陣容,京劇劇目《風箏誤》的排練事宜便開始有條不紊地推進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