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忠也擺手笑道:“沈老板不必客氣,趙某對您可不止是久仰大名,我還偷偷瞧過您兩回呢?
您在吉祥戲院唱的那兩出,我可都在臺下看著呢。
與您相比,我寫的那幾出戲實在算不得什么。
我的那幾部劇只能演幾十年、上百年,您的《六月雪》和《風箏誤》等劇可都是能傳世的。”
這事雖然已經在另一個世界得到了驗證,沈月樓卻不好當面應承,只得連連擺手謙虛道:“不敢言傳世,趙先生謬贊了。”
“傳世名劇?”
聽到趙秉忠對沈月樓的極力吹捧,柴荀忍不住皺眉道:“秉忠,這話怕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了?華夏已經近三十年沒出過可稱傳世的名劇了。
他才多大一點年紀啊,能有這份天資和造化?”
“呵呵,我作證,趙先生這話并沒有夸大。”
孟凡知上前附和道:“傳世不傳世,這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看過《六月雪》之后,我們集韻齋票房的裴老與梁大師他們也都認為此劇有傳世之姿。
這一點,倒是與趙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了。”
“裴先生與梁先生真這么說?”
得到孟凡知的肯定答案后,柴荀點了點頭道:“聽你們這么推崇,我有時間倒要去好好聽一下這出戲了。”
又寒暄了一會,著人去給沈月樓搬來一張辦公桌與一些辦公用品,孟凡知就匆匆離去了。
等孟凡知走后,柴荀和齊少同沖沈月樓點了點頭,也開始忙著干手上的工作了。
看得出來,他們雖然同意沈月樓加入戲曲研究所,但因為年齡、經歷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差異,暫時并不打算深交。
倒是趙秉忠對沈月樓很感興趣。
搬張椅子坐在沈月樓對面,把自己的好茶拿出來跟沈月樓分享之后,他便給沈月樓詳細講解了一下戲曲研究所的工作。
“戲曲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五花八門,但因為人手有限,目前只專注在三個方面。
柴老先生負責戲曲史料及相關理論研究,我主要負責編撰和研究戲曲劇本集,齊老先生因為與梨園有著極深淵源的緣故,主要負責開辦戲曲演員講習會、藝術大師研究班以及相關演員的進修、講習與培訓工作。
您剛來研究所,暫時肯定還沒有明確的工作方向。
前期,您可以跟著我,或者齊老先生與柴老先生都行,等您熟悉了研究所的工作,或者找到了明確的研究方向,再去找孟所尋求資金與人員的支持不遲。”
聽到趙秉忠指點迷津的話,沈月樓連忙抱拳稱謝:“多謝趙先生指點,就按您說的,我先給三位先生打打下手,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再考慮研究方向的事。”
“呵呵,那好。
您聰慧睿智,性子又踏實,肯定能很快摸到門道的。
您先忙,后面有什么不清楚,想要了解的地方,您只管來找我。”
“一定,一定。”
見趙秉忠回桌工作去了,沈月樓坐著沉思一會,起身朝書架走去。
先看看書吧!
遇到不懂的,還有三位腹笥淵博的老師可以請教。
這里,簡直就是自己的另一座學習樂園啊!
還不用花費戲曲聲望值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