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太慘了,沈老板為什么要這么對我們的湘靈啊,明明她那么可愛,那么善良。”
“知足吧,這已經算特別優待了,想想竇娥,想想杜十娘,再不濟,您想想蘇三,哪個不比薛大小姐慘。”
“額,好像也是啊,沈老板現在越來越溫柔了,從《竇娥冤》開始,基本上劇情的慘烈程度是逐漸下降的。”
饑腸轆轆,薛湘靈走進萊州府城,忽然看到有一仁善之家搭棚施粥。
上前討了一碗粥吃,那施粥的下人看她可憐,就問她她愿不愿到府上幫傭,照看家中的小少爺。
想著自己無處可去,又想著可能已經葬身波濤的兒子,薛湘靈含淚答應了下來。
京胡聲響起,李月芳飾演的盧勝籌和趙曦玉飾演的趙守貞帶著丫鬟和下人上了場。
“功名成就免貧困。”
李月芳念完一句,趙曦玉接著念道:“終日感念贈囊人。”
二人配著做了一套組合身段,便見盧勝籌看著那名施粥的下人問道:“何事?”
“啟稟相公、夫人:您不是叫我找一個哄小少爺的老媽子嗎?已經找到了。”
聽到這段對話,再看到趙守貞的樣貌,臺下觀眾紛紛大呼湘靈有救了。
“竟然是趙守貞,沈老板這個情節設計地真好。”
“真是善有善報啊,薛湘靈對趙守貞有贈囊之恩,此時,看到薛小姐落魄了,趙守貞肯定會善待她的。”
“是啊,人生的際遇真是無常,趙守貞的夫婿靠讀書考取功名翻身,薛家和周家兩個大戶卻因一場水災破敗,所以,還是讀書好啊。”
……
臺下觀眾本以為趙守貞會善待薛湘靈,只是,臺上演出的故事卻讓他們大跌眼睛。
趙守貞和薛湘靈并沒有相認,春秋亭相會的時候,她們都在花轎里,根本就沒有見過面,甚至趙守貞連問個姓名都沒來得及。
“關心則亂啊,我們代入的是上帝視角,卻忘了薛湘靈和趙守貞并未見過面。”
“這可如何是好?怎么才能讓她們相認呢?真讓人著急。”
“鎖麟囊,哈哈哈,這是信物也是線索,沈老板這出戲寫得太妙了。”
“道具用的也很精妙,這只鎖麟囊的功用不亞于《風箏誤》里的那枚風箏。”
……
真正當了下人,應對起盧天麟的剪紙、捉蝴蝶、當牛馬的無理要求時,薛湘靈不由悲聲唱起了一段二黃慢板:“一霎時把七情俱已磨盡,參到了酸辛處淚濕衣襟。”
唱完兩句滿板,合著越來越急促的樂聲,沈月樓立刻接唱了一大段二黃快三眼:“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禍福事頃刻分明;想當年我也曾綺裝衣錦,到今朝只落得破衣舊裙。
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教我,收余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可嘆我平白地遭此貧困,遭此貧困,我的兒啊……”
聽到這段雅致獨特的聲腔,臺下觀眾與評委再次受到了觸動。
一般來說,京劇唱詞都是很規整七字一句或十字一句,而這一段,沈老板卻為了文學描述和人物需要,首次大膽使用了長短句。
這已經算是很大的創新了。
“沈老板太厲害了,這種抑揚錯落、疾徐有致長短句式,再配合他的嗚咽低回的新腔以及精妙絕倫的身段,表情達意之余還充滿了驚人的美感。”
“世態炎涼,卻又帶著幾分溫暖惆悵,這種感覺太微妙了。”
“人物有成長有轉變,沈老板把薛湘靈的情感刻畫地太真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