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大家說到了張靜一,并不指張靜一一人,而是代表了整個閹黨。
雖然張靜一并非是閹黨。
此時,便有人道:“無妨,等到了杞縣,陛下自會醒悟。”
“卻不知這杞縣還有多久的路程。”
“只怕要一兩日,咱們走的太慢了。”
“倒是寧愿和那些讀書人一樣,只怕現在,輕車從簡,只怕早就到了。這一路來,眼看著天下到了這個地步,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好在歸德府就在眼前了。”
“此時我只羨慕那些讀書人。”
…………
鄧天成與一群年輕的讀書人,愉快地甩開了隊伍快步而行。
事實上,百來個讀書人,在這種地方是十分危險的。
好在幾乎每個讀書人,都帶著一兩個仆從,這些仆從挑著擔子,擔子里有他們平日愛讀的書,還有換洗的衣物,也有一些身強力壯的,身上帶著刀劍。
因而,只要不遇上大規模的流寇,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這里已進入了杞縣的縣境,大家都知道,不久之前,信王衛就在這里大破流寇,自然而然,這里是根本不會存在流寇的。
于是,眾人心情愉悅,只恨不得立即去杞縣。卻不知那位聲名赫赫的儒將王文之是否駐扎在此,若是在,那便再好不過,大家一起去拜望一番,少不得要談一些絲竹之事。
這一路,依舊還是無人。
眼見沿途的破壞,難免有人咬牙切齒,控訴流寇對于地方的殘害。
而鄧天成則騎著一頭駑馬,心里卻已開始癢癢了。
眼看著這杞縣越來越近,這里已開始出現了戰爭的痕跡了。
遠處,似有斥候在附近徘徊,卻不敢上前來。
鄧天成等人瞭望,卻見這些人都騎著馬,穿著綿甲,此時格外的親切起來。
“是官軍,不過他們不敢上前。”
“自然是不敢上前的。”鄧天成揮舞著羽扇,坐在馬上,氣定神閑的道:“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哈哈……”
眾人也都意氣風發起來,有捋須大笑的,有人說好的。
“那王文之,聽聞也愛吟詩,聽聞他久在軍中,每日與丘八們打交道,只怕心里也癢得很,今日我等來了,他定要大喜,必定設下大宴,與我等酒水和詩,不亦快哉。”
鄧天成聽罷,不禁心馳神往,愉悅的坐在馬上搖著羽扇,滿心期待地道:“快哉,快哉,我已等不及了。京城雖好,可老夫卻一日都等不及來此了。我等來此,得訪明主……將來定要相互提攜才是。”
有讀書人膽大道:“若非昏君在朝,我等何至長途跋涉至此。”
說罷,眾人都點頭,唏噓不已。
眾人便繼續快行,果然,縣城的輪廓已到了。
這縣城的夯土城墻上,已是千瘡百孔,滿是斑駁。
城墻上,則是許多的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