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做一個CPU芯片,需要三棒傳力。
第一棒是做核心元器件的企業。第二棒是圍繞第一棒的無數做第三方設計的公司,這些是公板,是產品創意,是產品原型,是差異化,是優化,是這些細分領域的佼佼者。第三棒才是面向市場的那些企業,商品包裝啦,品牌啦,銷售和客戶服務之類。
2000年的中國企業,電子百強,幾乎全是第三棒,也就是處于這個鏈條最下游的公司。南星集團,就是想把這第三棒拿得最穩,做到最大,卻絕沒有向上游進軍的雄心。而李太行卻是誤以為第一棒就是整個體系。
所以哪怕當他做出核心元器件,缺失的也是第二棒的生態環。
可是一旦清楚這一點,李太行現在內心深處又是深深的一股無力和絕望。
一個生態,那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那是一百家,一千家公司的聚合。這樣看來他原本還想通過伏龍再攻堅一個高地技術的想法,其實也只是空中樓閣。
而程飛揚甚至不用自己告訴他,僅僅是通過自己的兒子,就讓他明白了以前他想搞的那一套,行不通。
若不是伏龍公司的當頭棒喝,他可能還要繞一大個圈子,才會明白這樣的道理。
李太行艱澀著,喃喃道,“難道我們,就真的沒辦法搞出自己的獨立系統和核心芯片……”
“可能是有一條路的。但這條路注定荊棘遍地。”
李太行看他。
程燃道,“那就是允許無數次,大面積的失敗。”
李太行醍醐灌頂般,目光爍爍瞪著程燃,然后喃喃道,“官員不能只想著做高政府投資資產,以保證投資成果……要官方主導大面積的投種子……一年往市場以千億為單位的持續的不斷的投入……死中求生!”
程燃不發一語。鄭劍鋒則是從旁看著兩人對話,真的覺得這是“一場對話”。
程飛揚道,“李老你來我們伏龍這邊,是豎起我們芯片的一面旗幟。不好說承諾什么,但是你可以知道,伏龍是你可以背靠背的戰友,我們是可以共謀大事的伙伴,也是可以扛下大壓力的組織。”
李太行只是短暫的失態,這個時候回應過來笑道,“若非如此,我今天也不會在這里了。”
說著李太行眼神不住往程燃身上瞄,然后笑,“聽說你成績穩上清華北大,現在決定選哪所了嗎,我琢磨著也該有想法了吧?”
程燃看著他微笑。
李太行遲疑了一下,漫不經心說,“要不這樣,我好歹也是南科大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想不想來我們南科大?今年清華北大雖然是第一批985高校,但我們南科大不屑和他們爭名奪利,我們雖然是211,但就按照研究領域來說,南科大絕對超過他們兩所,綜合實力上,要說就在他們兩所后面,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