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起電話,李太行笑著慰問程燃在大學的情況,十萬獎學金是不是落實到位了?和程燃之間開獎學金的玩笑,似乎成了兩人間一個特別的事跡。他當然也是知道程燃壓根不缺十萬塊的。
“老頭子,你在科技部開會吧……很厲害啊,光是想想,就覺得是好大一座山。”
“你抬頭看山的時候,別忘記成為山的人也曾經這么做過,只是有的人一步一個腳印的爬上去,數十年如一日,回頭就是一覽眾山小。做學問就是這樣的。你在科大生活怎么樣……如何……還適應吧……”
“暫時還算適應……”
“暫時?”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商量了一下,想搞一個學術性的群體,內部競爭制,一方面可以互相鞭策學習,一方面也希望吸納一些優秀的人進來,能夠為成員彼此之間所需求知識進行支援和補充。”
“噢……這是個很好的事情啊。要是我讀大學那陣,有這么一個供大家學術交流的地方,肯定會扎進來汲取知識的。”
“同時也不僅僅是這樣……還準備擴展出去,利用科大的人才優勢,更精準的和外部一些公司對接,引進一些設備,技術合作,甚至可以說成為一些公司的高校實驗點……”
“你想做的很大啊!這個事兒很好啊。”李太行腦海里電光火石,他可是見識過程燃的眼界視野的,換任何一個人跟他說今天這話,都還不是本科生了,就是研究生博士,他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在張口說大話的臆語。
但是換電話里面的那個人,李太行就知道不會。光是他的身份,說和外部公司對接,和公司聯合搞實驗點,就絕對不是句空口白話。
而實際上,這也未必不是李太行當初要把程燃薅進中南科大的本質原因。那就是程燃這樣的學生,進入科大,在將學術資源變現,從外界攫取商業和社會資源上,能夠比一些大學教授的作用還大。
現在又聽程燃說起他打算成立的協會的構想,李太行是本能的想到科技工作會議上遇到的那個清華趙啟光,心想幸好中途截胡,沒有讓程燃拿給趙啟光他們清華截過去,否則現在聽程燃在那頭匯報的,就是趙啟光那個烏龜臉了吧。
“這個相當好!大學生活要有意義,你們搞這個,我覺得就有意義。死讀書要不得,我們更要把書給讀活了,不光讀活,還要與時俱進,還要眼光長遠,程燃,你這么搞,我很欣慰……”
“現在有個小小的問題……”
“嗯?你說?要人還是要技術要設備?人我這邊能找到科學研究所的,如果你們想要教授指導,我給你們安排,保證有真本事……”
“不是……”
“那是什么!?”
“是上報到團委……過不了。”
“……”
“特媽的腦袋里面有乒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