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喉結起伏,“你是說你拿到了指令集的授權?”
包括了李太行,胡志偉,還有隨之而來的科大計研所幾個核心人物,都用驚神不定又難以言說的表情盯著程燃。
ARM在后世隨著移動手機和各種設備的普及,大概是無人不曉的一家公司,然而在這個時刻,哪怕是對計科院的學生,你問AMD公司很多人知道,但ARM公司,十有**多半都是搖頭不知。
說到底ARM這家公司仍然名不見經傳,只是隱身在半導體上游的一環,存在感并不高。
當然,作為一直在為國產集成電路半導體領域奔走的李太行等人,對這家公司也不算陌生。
比起有無數噱頭的各種概念科技公司,ARM從來不齜牙咧嘴,不以動輒卡人脖子彰顯自己的存在感,甚至這家公司誕生和走上自己道路的原因僅僅是在英特爾主導的領域混不下去而已。
且從頭到尾ARM都遵循自己IP授權的商業模式,只要你拿得出錢,那么就能以公道價格從ARM這里拿到授權,甚至可以出人出工具指導你的公司確保能夠操作使用他們的授權,這大大節約了成本,所以一直以來ARM人畜無害,不可替代。
當然,在ARM內部,也有極其敏感的禁限區域,那就是最高級別的架構授權。
獲得架構授權的公司,鳳毛麟角,后世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蘋果公司,當然,蘋果公司最早是出資創立ARM公司的股東之一,能夠獲得ARM架構授權不意外,除此之外,往后ARM所影響了百分之八十市場的授權,多數都是內核授權或者使用層級授權。
觸及到架構授權,要不然就是涉及到ARM未來正常發展的重大影響力事情,譬如說和行業前三公司合作達到贏得市場的目的,或許是關鍵專利交換,或許是極其重要的技術。要不然就只能是關系到ARM公司存亡這幾乎不可能的危機,否則不會輕易得到。
像是程燃這種抓住了ARM公司移動領域高速增長的風口,打準路徑,利用阻斷關鍵技術公司阻擊了ARM,拿到高價值收益的情況,往后可能不會再有。ARM被咬了一口,只會更加警惕。
李太行感慨,“一定用了很多錢吧。”
“是費了些力氣。”程燃點頭。
為了在ARM必經之路打埋伏,程燃當初是逆向思維,讓趙青買了相關領域的五家公司,都是以小搏大的思路。最終私有設計和艾倫軟件命中目標。
聶家兄弟二人看到,程燃讓趙青擺開筆記本,把里面的文件技術資料打開,李太行和胡志偉上前看著那些裝著相關資料的文件夾,點開看來自ARM公司的英文的技術操作指導目錄,目不轉睛。
聶川聶云兄弟二人看著會議室里面的氛圍,只覺得當天的這些大人物,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