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迅速在心頭計算,近乎于科大一年科研經費的20%,這是什么概念?黃培心頭隨著狂喜一陣劇烈搏動,就連旁邊的校長朱華清都動容。
參與會議的科大其他相關人員,都臉色發懵……原來互聯網企業是這么砸錢的,簡直讓人小鹿亂撞啊!?
但黃培和朱華清畢竟還是身經打磨,都知道凡是都會有個“但是”,因為哪怕高校能提供的科研成果和專利項目多,卻也未必就能滿足挑剔的企業需求,能滿足企業需要是個不容易的事。在這種事情上,企業就是甲方。
就算是意向合同簽訂下來,可能達到協議要求實施的,真正能拿到拿全這筆錢的,也很少。
所以盡管極其誘人,但他們還是在安靜等待李明石的那個但是。
果不其然有但是。
李明石隨后道,“對于資金分計劃投放,和科大共建實驗室的目標團體,我們其實已經有過內部的研討和定論了,而且此前通過了一系列的測評,進行過相關的合作。合作的結果我們還是比較滿意。”
“所以你們其實已經有了目標?”朱華清神色一振,“明石總裁看上了哪個團隊?”
“倒不是在今天的調研名單里,說實話,剛才的資金數額,也是我在對科大今天的調研心生決定后臨時追加的。至于團隊負責人,我剛剛通知了,應該在過來的路上。”
科大方面人人微怔,企業如果能有明確的目標,當然是更好,這就避免了前期組局的各種磨合,至少少一個步驟,不過究竟是什么人能夠得到CQ的看中,這點想來非常不一般。
黃培腦海里閃過好幾個名單,看得出朱校長也是如此,跟李明石微笑,“李總還跟我們賣起關子來了……是不是陳教授的團隊?或者是張宸清張教授?前不久跟我說在搞個語音系統,要是他來了我肯定先罵他,這么好的事居然瞞著我……”
但看到李明石都不表態后,科大校方也隱隱有些不安。說不上來,這種不安到底從何而來,也許是因為直覺。
這是個圓桌環型的大會議桌,中間的空環放著低矮的點綴盆景,他們都在主桌上,政府相關部門人員,科大校方人士,還有企業的隨從人員,則在外圍坐著,做記錄。
黃培看著座談會的空椅子,現在估計所有人都在猜測待會什么人會坐在上面。
然后在敲門過后,幾乎所有人視線都移動過去了,眾目睽睽中進入一個青年人。
程燃就那么橫越了市領導,還有科大校黨政高層的目光。
徑直走到會議桌前……坐在了那張椅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