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站在那里,程燃一行正從后過來,狹路相逢。
楊牧一行等著看好戲的時候,那頭黃培身邊有人,是重點建設辦的主任,叫做周衛的,在那邊揮手,“程燃,這邊,過來……”
程燃看到了這邊打招呼,想著一時半刻大概也結束不了,就讓老郭李維幾個室友先走。這幅場面倒是讓下課的人流暫時一緩,不少人側目,程燃也就跟對方點頭,“周主任……”
那邊和人說話的黃培也轉過來,旁邊建設辦的主任還笑著跟程燃道,“黃校聽說你在這邊上課,專門過來等你了,咱們辦公也都跟著……”
黃培從旁邊工作人員手上拿過一份文本,直接朝程燃招手,“你來看看,南州日報明天登報的針對實驗室的報道,上面有你的內容,需不需要改些什么?”
那邊站在那里本來是看熱鬧的楊牧一行,一個二個有些發懵,目光隨后就自然而然聚焦到楊牧臉上了……
什么情況?
你管這個叫“不讓他日子好過”?
說好的得罪了校長,主要矛盾的碰撞呢?
周圍路人中眼神都閃過一些個訝異,不少人張望過來,看到程燃,又自然覺得理所當然。
他們大一大二的目前感觸還不深,但是大三大四,更多的研究生那邊,對這個實驗室的更多內容和可以提供的對個人的前景幫助就有了深刻印象。
科大和CQ的實驗室涉及軟件工程,研修班,還有幾個計算機領域的技術認證,就業促進多個方面。同時可以和其他高校聯合科研,還可以作為人才梯隊補充入口,填充到國家級的重大科研項目,應用項目需求上面。
這就導致了這個實驗室已然成為很多研究者或者想要獲得更好就業去向的人才一個爭先恐后擠進去的平臺。
通過這個平臺,有足夠能力的人就留在實驗室搞研發科研,要不然就和CQ,聯眾,華章軟件等公司對接,現在據說房地產公司,甚至還有伏龍公司在實驗室也有人才需求。
而也在鄧教授的參與下,聶云和聶川兄弟二人各帶有不同團隊,聶川主要是軟件上面,聶云則放在集成電路設計上面,團隊成員也多數都是研究生博士,目前聶川的軟件團隊已經產生了好幾個應用軟件專利,通過互聯網公司最早實現成果產出,已經獲利超過百萬,這是直觀最為旁人津津樂道的成績。
而聶云帶的團隊也出了幾個嵌入式控制結構的成果專利,如果在微結構上順利突破境界,有望今年沖刺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結成金丹。
同時科大的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在這個年代更是產學研合作模式的一個窗口,因此引得多方報道,還有多所大學前來參觀調研,清華北大方面也來過考察,科大的校企實驗室給他們研討自己和企業共建實驗室合作模式提供了范本和諸多管理運作方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