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程燃倒是并不認為目標明顯的他在科大會出現什么問題,與其說擔心安全這方面,程燃其實更在意的是接下來要見面的人,也為此和李靖平那邊提了一下,李靖平讓程斌調動人手到南州,陪同程燃和人見面。
來得是程燃的“小軍哥”游小軍,和小軍哥熱切見面之后,程燃也就和約好了的謝飛白的姐姐王玉蘭見了面。
王玉蘭現在是《經濟報道》的副總編,在約好的咖啡館里,王玉蘭來得倒是風風火火,而且對程燃約她見面頗有興致,在面前坐下來,王玉蘭提了提自己的眼鏡,笑道,“怎么了,又有什么活動要我報道了?是你那邊的消息,還是科大的消息?你們科大現在是香餑餑啊……對了,你幫謝飛白搞得那個貧困學生補貼系統相當有意義,我們報道過后反響非常好,上面大領導來視察,還特別就此事件表揚了。我當初來南州的時候,就是沖著當時在南州這個經濟活躍發展地剛成立的《經濟報道》要做中國首家分析國際形勢,透視經濟,觀察行業動態風向標的報紙的雄心來的……事實證明我的眼光,不出三年,我們《經濟報道》就已經是中國商業報紙的引領者了。”
王玉蘭在和程燃的這些打交道過程中,早是對程燃有了相當正確的評價。先不說當初在謝飛白家里遇到的一直對自己高評價的舅舅一家突然的厚此薄彼,后續在蓉城程燃和通浪總裁,和商業局局長的高談論闊,都讓王玉蘭對程燃認知是不斷刷新。于是就有了在科大見面,她的諸多關注。而基本上興許也是某種比較的心思,每每和程燃碰面的時候,王玉蘭也會顯示一下自己的“肌肉”,似乎也不愿在程燃這么個人物的面前示弱。
不過她也算是相當的有能力了,在南州發展他們的《經濟報道》,程燃提供了不少學術上面的素材思考,集成電路大賽啊,科大和著名互聯網公司CQ的共建實驗室計劃啊,這些都引得了學界的不少好評和思考。
南區模式在他們經濟報道后,在多個省市的領導干部那邊都激起了不少反響,有些省市甚至都化用過來,作為自己的改革突破點。作為對中國經濟發展制度模式最前沿的觀察者和報道者,王玉蘭和她所在的經濟報道憑借對社會觀察,第一時間對一些個重大事件的深度調查,深受企業界、政府部門和學者的親睞。
甚至還得到了中宣部的點名表揚,稱經濟系列報道在西寧、首都、津城、川省、南島、晉地、徽州、沈城、閩省等省市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得到相關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文章表揚經濟報道對熱點問題比較快速的反應能力,既得到讀者歡迎,也提高了影響國際輿論的主動性,增強了報紙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還號召其他媒體借鑒并發揚《經濟報道》向前看、鼓士氣、促發展的精神。
還有評論說“《經濟報道》以更專業更獨立的新聞精神,更權威更獨到的新聞品質,當得上是中國商業報紙的領導者。”
而如今,這位面前大概在中宣部領導前都給人印象深刻,有闖勁拼勁,巾幗不讓須眉的副總編,謝飛白成長期的噩夢。
就這么在程燃面前,問程燃有什么新聞。
“事情……是這樣的。”
面對著眼前眼神里閃爍著追求真理火焰和熊熊八卦之心的王玉蘭,程燃遞上了手中的小本子。
如果目標是橫空出世飛升在望,那么此時的大地上,大概就是鋪地的井蓋掀起,露出了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