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小時之前。
科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天行社成員在進行相應的準備,有的人過來跟程燃協調匯報,看著他的時候,眼神發亮,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的狼崽子,亢奮著,心頭燒著一把火,這把火是關于一直以來團隊所遭受的待遇,同樣也可能是他們作為個體,所可能遭遇的事情。
現在每個人都因此團結起來,以程燃為核心運轉著。
在他們眼里,程燃更多的帶來的是充沛的信心,甚至可以說是某種信念。
只是大家也看不到,程燃沒有一副平靜自若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個人沉默的獨處。
這個旁人眼里看來似乎刀槍不入的他,外界轟轟烈烈,秦西榛科大事件,蜀山論劍大會出世,中國合伙人……不管是那些對他的詆毀加身,還是那些媒體的造勢的褒獎和大肆宣揚,他都鎮定自若。
一定程度上對于穩定軍心很有效,也似乎必須如是。
CQ,聯眾,計研所,聶云聶川的團隊,天行社成員,包括了那些朋友,親人,很多人都在這種時候望著他。
任何一丁點的細節,都可能被放大。
所以這種定海神針主心骨的作用,他是必須要保持著的,無論實際上他的精神和體能已經透支,也必須要維持這種作風,組織背后團隊的各方面協調,和體系下的各路人馬聯絡,交涉,蜀山大會之后,馬不停蹄趕回科大,檢視實驗室,關注各方面進度,調配資源,把一切摁在軌道上,把外界風浪的沖擊擋下來。
即便在前世,程燃其實也沒有遇到過眼下這樣的情形,也從未置身于眼前這樣的境地。
以前做事,有經濟利益的沖突,有人事上面的紛爭,有外部的壓力和關于道路的抉擇,但那些都不是眼前這樣的,會涉及這樣的層次,會牽涉那樣深厚的,鐵固的勢力,集團,所進行的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
那也是他曾經也不曾經歷過的事情。
所以也沒有人能告訴他,現在應該怎么做。
他唯一能做的,很清醒認知的,即這就是一場戰爭。
是調集一切資源,不管遇上什么反彈和壓力,都用意志力扛住,然后在這樣的消耗中,屹立到最后的戰爭。
一切都是暗寂黑夜中時,程燃去了計研所胡志偉的實驗室,兩人就最后的工作進行了確認,看著他的樣子,胡志偉道,“要不還是先歇息一下吧,你看上去很累了。”
自蜀山論劍大會之后,程燃確實多方奔走,沒有睡過一場好覺,返回科大這個既定的裁決地,其實也是在全程操持這些事情,有時候晚上無燈的黑夜時躺在在床上,眼睛也一直張開著。
想到的全是那些鋪天蓋地的關于他的消息,好的壞的,更多要考慮的,還是身邊人所要因此面對的沖擊和對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各方面的運作,布置,查缺補漏。
整宿的難以入眠,有時候終于扛不住閉上眼,再一睜開,就已經天亮,看時間,最多也就睡去了兩三個小時,又得起床,開始連軸轉。
程燃甚至會問自己,這樣做,值不值得?是不是該再緩和一點,圓滑一點,是不是有時候需要妥協……
因為他已經成了逆水行舟的一條船,身邊的人都上了船,和他休戚相關,甚至人生命運,都已經就此產生了改變,被影響,被牽連,隨著他開向了一個前途未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