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基恩把自己的簡歷說了一遍,隨后說道:“我會5國語言,英、法、德、意、西班牙,有這五種語言,可以在全世界大多數地方溝通交流。”
“收購報社,在其他國家建立駐地,需要經常飛來飛去,我今年34歲,渾身充滿干勁。”
“我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紐約時報副總編,戰地記者,自己創立報社,所以各方面的問題我都能應付。”
哈迪點點頭,這些確實是他優于其他人的地方。
“那你有什么要求,比如股份分紅,薪水?”哈迪問道。
“老板,我不要股份分紅,薪水按照正常薪水就可以,但我有一個要求。”馬克基恩語氣變得有些嚴肅。
哈迪知道,往往不看重錢的更難搞定。
“說說看。”
“我希望《環球時報》報道的新聞,力求真實,不要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偏頗,那就失去了新聞的目的,變成了操控輿論。”
馬克基恩說完直視哈迪,眼中沒有一點畏懼。
哈迪想了想,說道:
“《環球時報》的原則,是力求真實,無畏無懼,不偏不倚,不分黨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這是我的想法,你覺得怎么樣。”
哈迪說完,馬克基恩眼睛驟然變亮。
“哈迪先生,您真是這樣想的?”
“當然。”
馬克基恩變得更加激動,“我就想辦一家這樣的報紙,哈迪先生,如果您讓我做社長,我一定竭盡全力把《環球時報》壯大起來,有您的財力支持,我相信今后《環球時報》不會輸給《泰晤士報》、《衛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這些大報。”
哈迪站起來,向馬克基恩伸出手,“那好,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你了。”
馬克基恩激動的和哈迪握手。
“老板,您準備給我多少錢?”馬克基恩問道。
這家伙稱呼變得還真快。
“你想要多少?”
馬克基恩想了想,“我初步計劃,先在美國國內收購20家報社,然后在歐洲收購5家報社,再設立10個通訊站,在亞洲設立兩個通訊站,日本和香港,在澳大利亞收購一家報社,在南美洲收購3-5家報社。”
“這樣咱們的報社就算立起來了,按照這個規模,恐怕需要200萬美元以上。”
馬克基恩看向哈迪,雖說哈迪剛剛說全力支持,可他不知道老板會支持到什么程度,畢竟200萬在這個時代可以一筆巨資,堪比后世兩億美元。
哈迪淡淡一笑,“沒問題,我會劃撥給《環球時報》200萬資金,不過這筆錢會由安迪的財務組負責審核。”
馬克基恩大喜。
“太好了老板,您放心,這錢我不會亂花的,每一筆都會讓它發揮最大價值。”
說完這句話馬克基恩停頓了一下。
變得有些訥訥道:“老板,第一家報社,您看收購《每日論壇報》怎么樣?”
哈迪聽了哈哈笑起來。
《每日論壇報》正是馬克基恩那家快要倒閉的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