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部除了兩個主角在內地有些名氣之外,導演和其他演員在內地都沒有任何存在感的“草根電影”,怎么面對三部利堅國超級商業大片的前后夾擊,
在很多華國電影人看來,根本是十死無生。
無論他們前面多么看好喜劇電影這種新類型,如今對卻都已經不那么看好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就是想換一個檔期上映,都已經來不及了。
電影第一輪宣傳活動全都已經完成了,上映時間和院線全都板上釘釘了,這時候換擋上映,損失的可就不僅僅是金錢了。還要得罪所有給你排片的院線,更讓觀眾看出你面對利堅國電影的心虛和懦弱。
而那多出來的2000多塊大銀幕的排片,說白了就是國內院線看彭毅誠他們可憐,給他們“施舍”的排片量。
也許這些人心里還是有一些僥幸的想法,希望彭毅誠的能夠稍稍阻擋一下利堅國大片的腳步,好給后面上映的幾部華國大片當個炮灰。
小秦“叭啦叭啦”給彭毅誠解釋了這里面的原因,彭毅誠終于明白了,今天為什么有那么多記者來圍堵自己。
原本一個簡單的暑期檔,沒想到轉眼之間已經變成了華國電影和利堅國電影之間的戰場。
更讓彭毅誠驚訝的是,利堅國電影行業的人,今年膽子竟然這么大,竟然直接調整電影檔期,想要和華國電影好好干一場。
估計是因為華國和利堅國又達成了什么外貿進出口合作方面的妥協,給了這些利堅國電影人更大的信心,才讓他們今年變得這么有攻擊性。
在彭毅誠想來,估計和今年年初,華國政府提出的全面開放文化產業管理,提倡用更大的競爭壓力,刺激國內文化娛樂產業發展。
估計利堅國電影人這次突襲,就是華國政府加大對影視公司壓力的手段之一了。
現在彭毅誠卻遭受了無妄之災,成為了戰場上沖在第一線的“炮灰”,要獨自面對三個利堅國商業大片。
在那些媒體記者眼里,這一次自己肯定在劫難逃,必將經歷第一次電影滑鐵盧。
這估計才是這些記者們這么興奮的真正原因吧。
彭毅誠看著車窗外飛快后退的景物,自嘲的笑了
宣傳永遠是電影制作中的重頭戲,甚至有些電影的后期宣傳費用會占據總投資的50,甚至更多。
這也是利堅國三部大片非要把檔期調到6月份的原因之一,他們在阻擊華國電影的同時,也想要占據暑期檔最好的時間段,聯合起來一同造勢,降低彼此的宣傳成本。
這就是利堅國成熟商業運作下,才能嫻熟使用的運營方式。
當然,他們主要的宣傳渠道,依然還是紙質媒體和電視臺這兩種方式,再加上在京、滬、廣、深等大型城市的戶外廣告。
組成了他們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
而在彭毅誠的建議下,萬萬影視公司和光纖傳媒的宣發人員,這次在上映前的最后宣傳階段,卻沒有采取這種傳統的宣傳模式。
他們選擇了一個其他電影公司從來沒有用過的方法,利用在高校獲得的極高口碑為突破口,充分利用網絡媒體,進行病毒式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