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坐下吃點東西墊肚子,這時卻又一個令人意外的貴賓突然趕到了會場。
彭毅誠聽到有人喊了一聲發哥,他抬頭一看,正是周閏法來了,身后還跟著兩個四十來歲的陌生男子。
“發哥,真是望眼欲穿,你可總算來了。”
彭毅誠今天早上就知道了發哥要來,只是發哥是從新加坡趕來的,他不知道具體的時間。除了少數幾個人知道外,彭毅誠沒有把發哥會來的消息告訴大家,是想制造一個驚喜。
果然周閏法的出現讓現場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騷亂,大家都驚喜到了,紛紛歡迎發哥得到來。
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周閏法身上,沒有注意到跟他一塊來的兩個中年人。但有一人例外,記者趙擁軍認出了這兩人的來頭。
一個是華國兄弟電影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一個是盛達影業的股東。
這兩人都是影視圈的幕后大佬級人物,他們怎么會和周閏法一同來參加的慶功宴呢
李記者詫異華國兄弟和盛達影業兩家國內電影巨頭的高管為什么會出現在宴會上,這個原因在下午揭曉了。
下午三點,彭毅誠、蔣淑華、周閏法,和華影集團老總鐘少秋以及華國兄弟的副總裁、盛達影業的股東,六個人齊聚香山大酒店里意見幽靜的會客室里。
他們六個人匯聚一堂自然不是為了敘舊,而是商談的投資項目。
彭毅誠這次找來周閏法以及國內三大影視巨頭,一起合作投資和發行,不是因為他的資金不足以投資這部電影。
相反,剛剛憑借一部電影就賺了小2億的他,對投資這樣一部總制作、宣發成本5000萬就可以搞定的電影,完全不會感覺到任何壓力。
但彭毅誠在拍攝時,已經發現了一個人投資一部電影的弊端。
電影是他一個人投資的,那就意味著所有風險和責任都需要他一個人擔負。
同時也意味著,所有影視行業內的公司都是你的敵人,沒有一個人原因幫助你。
如果不是光纖傳媒正好需要這樣一部電影給自己的發行部門練手,如果不是高校巡回試映活動出乎意料的火爆,如果不是三大利堅國大片圍追堵截,激起了華國觀眾的民族自尊心。
那這部電影最終的失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說,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如今的成績,其中的運氣成分實在太多、太多了。
彭毅誠不可能永遠依靠運氣來發行電影,所以他需要合作伙伴,需要真正能夠在宣傳、發行上,給予自己幫助的合作伙伴。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大型影視公司,沒拍攝一部電影會拉上那么多人一起投資的原因。
不是他們沒錢,只是他們需要分攤風險,同時也需要這些投資人背后的人脈、渠道和關系。
因此,彭毅誠這次考慮到那次合作,就再次邀請了周閏法和孟四沖,希望他們再次和自己合作,來拍攝和發行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