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發出的爆笑聲,幾乎要震塌整個電影院了。
顯然彭毅誠這種劇情橋段和喜劇表演技術,是這些外國觀眾也完全能夠接受。
看著熒幕上那個自己飾演的包世宏,想想年初自己拼命彭毅誠感覺又奇妙又陌生。
這是他第一部在歐洲上映的喜劇電影,因此彭毅誠他內心其實非常緊張和壓抑,只不過他一直掩飾的很好,沒有讓其他人發現而已。
當電影播放到最后,劇情猶如無數支流,終于匯聚到一處,集體爆發。
這種刺激和驚喜,讓現場的歐美觀眾瞠目結舌,只能任由自己的情緒被動的跟著電影的走向。
最后一段鏡頭里,黃波飾演的黑皮終于從地下水道里爬了出來。接著他因為太餓,偷了一家面包店里的面包。
讓人意外的是,面包店老板最后竟然騎著電動車,追著黑皮一路跑上了高速路,一邊追還一邊用手里的面包打黑皮。
那場景要多滑稽有多滑稽,要多搞笑就有多搞笑。
看著現場觀眾哈哈大笑,彭毅誠感覺心中一種莫名的成就油然而生。
這就是電影能夠給觀眾帶來的影響。
對于影視圈里的人來說,這是任何事物都比不了自己作品被人認可的那種成就感。
因為彭毅誠不是在模范什么人,而是真正的創造了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他創造了,創造了自己制片、編劇、主演的第一部喜劇電影,創造了屬于小人物包世宏的喜怒哀愁,創造了黑皮這樣可憐、可笑、可悲的底層小人物。
從電影上映的一刻開始,這就不再只是一段電影圖像了,而是活生生的,血肉與靈魂都跟彭毅誠息息相關的生命。
這種感覺,讓彭毅誠的生命好像得到了某種養分,這種感覺讓他渾身戰栗、熱血沸騰。
這就是他追求的東西,將自己創作的喜劇電影傳播到全世界,給所有人帶來歡樂。
電影很快就播放完畢了。
大部分外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有多么先鋒,其實一無所知,但彭毅誠的表演讓他們感受到了歡樂和喜悅。
在他們心里,是一部能夠讓他們暢快大笑,有著無比先鋒的敘事模式,這是一部能夠讓他們瘋狂的電影。
因此,在電影結束時,現場的觀眾人數雖然很少,但全都給這部電影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有幾個觀眾還特意走過來,給彭毅誠豎起了大拇指。
很快影院里的觀眾就走光了。
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華國的記者還在堅守,這部電影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部經典的電影。
但是可惜,這次上面對這部電影態度非常模糊,這些記者來戛納也只是有備無患。
所以他們并沒有像以往那些記者那樣,圍著彭毅誠和于舒茵問東問西。
只是簡單的了解了電影的拍攝過程,就紛紛離開了。
坐在影廳正中間地幾位片商起身要走,擰昊帶著翻譯跟在他們身后不斷推銷著自己的電影,這種牛皮糖一樣的做法,真看不出是一個這是他第一次出國參加電影節。
看來在擰昊心里,這部電影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彭毅誠的估計。
的電影節首映,就在一片冷淡的氣氛下落幕了。
但彭毅誠對這種情況并不太在意,畢竟這次能來參加戛納電影節,對他來說已經算是意外之喜。
也正是抱著這種心態,讓他完全放下了包袱,接下來幾天,帶著于舒茵在戛納各大景點閑逛,就好像真的是來旅游一樣。
每天逛逛景點,吃吃戛納本地的美食,過的悠閑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