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誠走下舞臺的時候,心里非常高興,但又忽然變得失落和惶恐。
他惶恐自己以后萬一再演不出周朝先這樣的經典角色怎么辦
或者他即便演出了這樣經典的角色,但卻和很多陪跑專業戶一樣,在金龍電影節和奧斯卡這樣的頂級電影獎項上,永遠只能止步于提名,又怎么辦
一向沉穩的他,竟然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用手狠狠搓了下臉,沒有獲獎的喜悅,既然還有些落寞。
于舒茵感覺到他的情緒有些氣管,看見他搓臉的動作,不由抿了抿嘴。
她接過彭毅誠手里的獎杯,笑道“多少演員一輩子夢想獲得一個影帝的獎杯,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是偉大的演員。但最終還是作品和觀眾的喜愛才是最真實的。你可不要被這么一個小小的戛納影帝沖昏了頭腦哦。”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彭毅誠突然想通了,偉大表演和經典的電影才是自己追求的東西,那些不是獎項可以完全代表的。
獎項只是偉大表演的附贈品而已。
放下了心里的得失,彭毅誠終于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對著于舒茵和擰昊道“今天晚上我請客,慶祝我拿到了影帝,我們不醉不歸。”
擰昊哈哈大笑道“沒問題”
旁邊的翻譯接話道“我們能夠參加你們的慶祝活動嗎”
彭毅誠笑道“當然可以,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高高興興慶祝一下。”
說完這話,彭毅誠挺起了身體,感覺渾身上下無比輕松。
下面的獎項,是不是能夠拿到,他已經不再擔心了。
接下來頒發的最佳導演獎,和翻譯前面介紹的一樣,獲得了最佳新人導演獎的,果然沒有獲得這個獎項。
最終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是的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
而且下面一個大獎最佳導演獎的獲獎電影,依然是。
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中,戛納和柏林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最高獎項的獲得者一般不會再獲得其他重要獎項。
比如說拿到戛納金棕櫚獎的作品,即使一部電影再怎么出色,也不會把最佳導演和金棕櫚獎頒發給同一部電影。而是會順延給得票第二高的電影,作為嘉獎。
這是因為電影節本身就是一個電影云集的場合,他們希望能夠嘉獎更多高質量的作品,讓電影愛好者能夠觀賞到不同的作品。
特別是大部分參加電影節的都是小眾藝術作品,更加需要電影節的嘉獎來提高他們的認知度,這也是戛納電影節的責任之一將藝術電影的活力逐漸延續下去。
當然這種規矩并不是明文規定,不是硬性要求執行的,最主要還是看每一年的特殊情況。
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導演獎,最后的金棕櫚獎自然就和這部電影無緣了。
最后的金棕櫚不出預料,頒給了李鞍的。
而最后一個終身成就獎,給了蒂姆波頓和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至此,63屆戛納電影節徹底落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