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鐘少秋與徐敬業兩人都是梟雄,之所以鐘少秋此前對他非常重視,徐敬業對他非常敵視,說到底無非都是因為利益罷了。
其實他們兩個人都是那種喜歡掌控一切的人。
這估計也是所有大佬共通的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當年徐衛東還是一個小龍套的時候,演員合約就簽在華影集團。
后來徐衛東成名之后,根本不受華影集團的操控,拍片子一律自己挑選劇本,挑選導演,其他人根本不能插得上手。
而且因為徐衛東對電影劇本的要求很高,常常因為沒有合適的劇本,幾個月空閑著無戲可拍。
再加上,徐衛東很少接商演和電視通告,電視劇更是根本不拍。
最后搞得華影集團在徐衛東身上的投入根本無法收回,雙方最終鬧掰了。
徐衛東和華影的合約結束后,立馬離開了華影,自己找了個經紀人,組建了自己的影視工作室。
自從徐衛東離開之后,華影集團對旗下演員的掌控和合約簽訂的要求立馬嚴苛了幾個檔次。
徐衛東之后,雖然華影也允許旗下大明星自己成立工作室,先后資助魏少陽、吳中凱、蔣天宇等一線明星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投資他們拍攝的電影,約定共同享有票房分賬。
但其實除華國國內的票房之外,其他海外票房收入全都被華影集團用各種手段給獨吞了。
這些明星后來從華影離開之時,都曾經與華影集團發生過嚴重的糾紛。
原因就是前幾年華國電影市場還不大,大部分電影都是靠港澳臺、東南亞等地的海外票房來賺錢的。
華影集團每次把海外票房都獨吞了,前幾年的國內票房又往往不夠一部電影回本。
算到最后,魏少陽、吳中凱、蔣天宇等一線明星的工作室不僅賺不到一分錢,反而倒欠華影一大筆錢,讓這些明星都非常氣憤。
蔣天宇更因此聯合光纖傳媒,前兩年硬從華影集團手中搶走了承德影視基地的建設權,使華影興建新的承德影視基地的計劃半途而廢。
“看來日后要小心些了,不要和華影集團也鬧翻了,那就腹背受敵了。”彭毅誠一邊往華影集團外走,一邊在心中琢磨道。
這部電影彭毅誠不擔心,畢竟華影集團在這部電影里也有票房分成,鐘少秋不會和自己的利益過不去的。
但后面要拍的這部戲,華影集團沒有任何投資在里面,那就很可能成為對方打擊的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