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的第二天,彭毅誠自編自演的新作正式在華影院線、盛達院線的8500多塊大銀幕上全線聯映。
這個排片量看起來已經非常多了,但如果和如今華國35000塊大銀幕的總銀幕量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甚至和前一天上映的首映9800塊銀幕相比,也少了很多。
就在同一天,彭毅誠邀請古家暉錄制的原聲大碟也在音像店和網絡上正式上架發售,同名主題曲和也開始在電臺和網絡上進行推廣。
和這兩首歌都非常清雅脫俗,聽起來風格和上世紀二十年代上滬市的歌曲如出一轍,非常有味道。
這兩首歌曲一經推出,立刻受到華國民眾的歡迎。
21世紀后,華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快就超過了利堅國。
新一代80、90后的年輕人,開始成長為社會的主力。他們出生在快速發展的華國,成長在世界第一強國的華國,對過去華國積貧積弱的時代并不了解。
反而這一代年輕人都對國家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感,有著很強的國家、民族自豪感。
但以前華國樂壇的主流音樂曲調和旋律,基本都是來自歐美、倭國、棒子國的。
真正具有華國元素的流行歌曲少之又少,因此80、90后的年輕人都非常渴望能夠聽到真正屬于華國本土的旋律和歌曲。
這時候,和這兩首非常有華國古代韻味的歌曲橫空出世,一下子滿足了年輕一代內心的追求。
于是,上架首日,在線上、線下總共賣出超過50萬張,讓幫助萬萬影視公司出唱片的公司都嚇了一大跳。
在如今的華國歌壇,因為網絡的沖擊,歌手專輯銷量有個3萬張以上,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金唱片。
即便最紅的歌手唱片銷量也不過5萬張而已。
即便算上網絡專輯的銷量,華國當紅的歌星撐死也只能賣出10萬張產品加網絡專輯而已。
古家暉制作的這張唱片,第一天上架就賣斷了貨,創下了首日唱片銷售的記錄,真是令人大呼奇跡。
唱片大碟和專輯的瘋狂銷量,也促進了影片的票房。
不少歌迷在聽過這首歌之后,自發的前往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而這部電影新鮮又有趣,讓觀眾時而樂不可支,時而有淚眼婆娑。
而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又對片中出現的主題曲很感興趣。
因此互相刺激之下,不僅是電影票房飆升,就連唱片專輯也是大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