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根上講,還是一門生意。
做生意就有虧有賺,即便彭毅誠對自己的作品再有把握,但如果要拍攝那種動輒投資上億的大片,出現虧損的風險還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融資拍攝影視劇,借此來分擔投資風險,這是影視區圈里最普遍的做法了。
如果彭毅誠甘心一直拍小成本電影,那還沒什么。
但隨著這兩部小成本喜劇電影的大賣,彭毅誠的咖位已經必須依靠一部大片才能提升了。
一個沒有拍攝過超大規模投資的導演,永遠也成不了大導演,一個沒有主演過大片的演員,也永遠成不了巨星甚至超巨星。
這就是彭毅誠為什么長期卡在一線明星第一位,遲遲無法成為巨星的主要原因。
但既然必須要拍攝一部大片,那彭毅誠就不可能再繼續獨資拍攝電影了,借雞下蛋,分擔風險,拉攏更多的資在自己這一邊,這才是在娛樂圈長久立足下去的明智做法。
就連吳玉紳、徐軻、李鞍、老謀子這些人都要經常到處求投資人給自己投資,彭毅誠即便是有外掛的男人,在這方面也不能免俗。
只是他的電影現在非常賣座,所以主動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投資商要反過來求他合作而已。
這對彭毅誠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趁著資本集體看好他,拉攏更多的資源和渠道為自己服務,真正拍攝一部驚世之作出來,一舉奠定自己在華國電影行業當中的地位。
這才是彭毅誠當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和其他公司合作,還可以幫助萬萬影視公司更快的掌握屬于自己的院線資源。
如今,華國除了南方零散的幾個小院線之外,其他地區的大部分院線資源,都被華影、盛達、光纖、銀煌四大巨頭掌控。
其中,盛達因為是半路出家,所以缺乏自己制作電影的能力,只有院線渠道的資源。這也是彭毅誠為什么更愿意和孟四沖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三大巨頭,全都是既掌握著院線,又擁有強大的制片能力的巨無霸。
如果唐伯虎點秋香沒有盛達影業前期的全力支持,也不可能獲得如今的票房成績。
由此可見,院線對電影票房成績的影響有多么強大。
但是彭毅誠從來都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人,他不可能僅僅依靠盛達影業一家院線立足。
況且盛達在海外發行電影的能力,一直都是它非常大的短板。
這也就意味著,彭毅誠必須尋找其他渠道來合作。
南方資本的投資是一條路,如今南方所有小院線聯合了起來,已經成為一個不容輕視的強大發行渠道。
同時,肖汶格和于東的這個渠道也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