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悶了整整一早上。
直到下午快吃晚飯的時候,彭毅誠隨手打開自己的微博,忽然看到私信里有很多網絡搞笑視頻創作者,給他發過來的短視頻。
這些人都是想通過彭毅誠,加入“蘭陵笑笑生”或者萬萬沒想到影視公司的演員。
這時候,彭毅誠腦中靈光一閃。
我剛剛的想法完全錯了啊
彭毅誠心里嘀咕道“雖說藍星和地球不一樣,喜劇的發展只處于初級階段,完全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理論框架。但觀眾對喜劇和喜劇類作品的需求,卻和地球上的人沒有任何區別啊。這從這幾年,彭毅誠的作品每次都能大賣,就能看出來了。
況且,經過這幾年彭毅誠作品的培育,觀眾們對喜劇作品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了。就連完整這些小視頻播主都經常被網友們追捧。老友記作為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作,豈能不被觀眾們接受呢”
“不僅如此,如今華國的各大電影公司,都在想盡方法,在喜劇類型的影視劇方面找到突破他們拍攝了大量的喜劇影視劇,尤其是喜劇電影。
那些千奇百怪,毫無邏輯的喜劇電影,都能獲得大量的觀眾追捧,老友記這種成熟的作品怎么可能失敗呢。”
顯而易見老友記極大可能不會出現水土不服,觀眾們既然已經能夠接受那么多種類的喜劇作品,沒道理就無法接受情景喜劇啊
隨后彭毅誠又皺眉道“既然市場已經完全做好接受情景喜劇的準備了,這些廣告商為什么會對情景喜劇如此抗拒和不看好呢”
沉思片刻,彭毅誠終于找到了原因“廣告商的年齡層次和受眾群體差異太大”
簡單來講,今天到場的企業代表和廣告商,大部分都是成功人士,他們長期掌握社會話語權和大量的社會資源,但卻不是社會消費和觀看影視劇的主體人群。
說白了,日常家庭當中,會看老友記這種情景喜劇的人,其實大部分是年輕人和家庭婦女。
年輕人很容易接受情景喜劇這種搞笑的娛樂作品,而家庭婦女更是最喜歡看家長里短類的電視劇。
而情景喜劇完美的契合年輕人和家庭婦女的觀劇需求。
但企業代表們卻恰恰都是一些中老年男人。
在他們眼中,老友記這種風格的電視劇,太過小家子氣,沒有過去歷史電視劇那種恢弘壯闊,也沒有偶像愛情電視劇的小鮮肉流量光環。
這種在幾個場景之間來回轉換,除了搞笑沒有任何亮點的電視機,讓他們一時間接受不了,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情景喜劇這種作品,難登大雅之堂。
隨后彭毅誠想到了這幾年,自己的喜劇作品,受眾群體也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和中年女人居多。
中老年男性作為掌握社會話語權和最大權力的群體,對于喜劇這種顛覆權威、挑釁陳規陋俗的作品,天然就有排斥和不屑的看法。
想通了這些后,彭毅誠也就明白老友記為什么的植入廣告廣告位,為什么不被這些廠商們看好了。
說白了,他們是用自己的審美意趣,代替了大眾的審美意趣。
可以說,偏見是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的一個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