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因為喜劇演員出丑、倒霉、還是發生了什么突如其來違背常理的劇情,導致觀眾發笑。
其實追尋讓人發笑的心理因素,都可以歸咎于一個緊張狀態的突然釋放,然后人就會不由自主地發笑。
這是人的動物性決定的,在人類還是食物鏈底層的時候,被捕食者追捕造成加大的緊張情緒和腎上腺素激增,然后在逃脫了追捕之后,慶幸自己獲得安全的滿足和幸福感,腎上腺素突然降低,大腦中自然會產生的多巴胺。
這種種元素,都是讓人不由自主笑出來的底層原因。
在剛剛拍攝的第一個場景當中,女主角阿金要取錢,卻發現自己的賬戶里只剩下98塊錢,這就是第一個提高觀眾緊張感的點。
隨后,阿金正要走出自動銀行,卻被突然闖進來的姚仁邦搶劫,這是第二個提高觀眾緊張感的點。
姚仁邦發現阿金要走,掏出刀在阿金面前比比劃劃,要挾她拿出錢給他,這時第三個提高觀眾緊張感的點。
到了這里,按照正常人的反應,應該是阿金開始緊張地解釋自己沒有錢,姚仁邦不相信,然后繼續威脅阿金,最后兩個人之間的緊張情緒崩潰,姚仁邦要不然害怕逃跑,要不然狠下心用刀殺害阿金。
這樣的表演過程,雖然非常真實自然,但就不是喜劇電影和喜劇橋段了,變成了一部真實的犯罪電影。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反應雖然符合普通人的情緒變化,但卻和阿金以及姚仁邦的人物特性不符合了。
阿金作為一個在城市最黑暗的底層討生活一輩子的失足婦女,她見識過太多的社會陰暗面和突發狀況。
因此,即便她再樂觀和善良,但也絕對不可能是個單純的普通弱女子。
她一定見慣了搶劫犯、小偷、毒販、甚至殺人犯。
所以,在面對姚仁邦這個明顯緊張兮兮的菜鳥搶劫犯的時候,她應該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對方的外強中干,同時也看出了對方的迫不得已。
因此,在這個時候,阿金的反應應該是在被人搶劫的錯愕之后,立馬就變成一個年長的知心大姐狀態,好像被搶劫的不是自己一樣,開始和姚仁邦這個搶劫犯聊家常。
因為,阿金的生活經驗可以清楚的告訴她,遇到這種沒有經驗的搶劫犯,最危險的就是讓雙方之間的氣氛越來越緊張,進而激怒搶劫犯,最后腦袋一熱,對方真有可能殺人。
最好的化解這種危險的方法,反而是和對方交心,真誠地把自己的狀況,通過聊天的方式告知對方,讓對方知難而退。
而作為搶劫犯的姚仁邦,在這個鏡頭里其實應該被動的在阿金的引導下,慢慢放下緊張的情緒,開始主動和這個被自己搶劫的女人交流。
這才能夠展現出一個菜鳥搶劫犯的狀態,同時也能說明姚仁邦良心未泯,只是一被生活所迫的可憐人。
彭毅誠把自己的想法和于舒茵、葛友一說,兩個人立馬明白了導演的意圖,點頭表示準備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