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洪京寶寫的劇本名叫少年黃飛鴻,講的是清朝末年,粵閩地區一家武術館內有個名叫黃飛鴻的年輕人,平時不努力練功,經常調皮搗蛋。一天,黃飛鴻的父親被仇家追殺,黃飛鴻因為武功不精,差點和父親一起死在仇家手中。逃脫性命之后,黃飛鴻奮發圖強,從父親的朋友,武林前輩蘇花子那里學到了一生功夫,終于打敗了仇家,取得了勝利。
從這個劇本當中,可以明顯看出洪京寶想要把喜劇和功夫電影結合起來的想法和意愿。
但當洪京寶把劇本拿到彭毅誠面前之后,立馬被彭毅誠完全否決了。
洪京寶的劇本故事太過簡單、人物描寫單薄,很難引發觀眾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沒有自己獨記特鮮明的特色,很難讓觀眾過眼難忘。
最終,經過彭毅誠的幫助,洪京寶修改了兩個多月,又拿出了一個劇本。
此時,電影名已經從少年黃飛鴻已經改成了醉拳。
在洪京寶的原版中,喜劇效果全部來自于少年黃飛鴻的惡作劇和各種屎尿屁、葷段子的低俗笑料,雖然也有可笑之處,但卻不符合彭毅誠認識當中的功夫喜劇。
如今在彭毅誠的要求下,洪京寶忍痛砍掉了大部分屎尿屁、葷段子的低俗笑料,只保留惡作劇式的喜劇段子。
除此之外,在動作設計當中,加入大量的喜劇笑料。尤其是黃飛鴻學習的功夫,洪京寶按照彭毅誠的意見,修改成為“醉拳”這種本身就極富喜劇效果的功夫套路。
在主角的武打動作當中,加入大量滑稽搞笑、甚至類似雜技的動作。
同時,動作設計中,將過去硬橋硬馬的打斗和拆招,改成人物被打了就立馬有疼痛反應,并用滑稽的動作進行按摩和揉搓,進一步加強喜劇效果。
修改之后的劇本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改寫了尊師重道的黃飛鴻傳統形象。
將少年黃飛鴻演繹成調戲女孩兒、吃白食、偷懶、打不過鉆后院、又便宜就占、危險了就跑的現代青年形象。
但經過這樣的修改之后,這部電影的男主角的表演難度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在醉拳這部電影的劇本中,彭毅誠和洪京寶兩個人提前就把動作設計做好了。
他們兩人將傳統套路化的武術動作,全部都顛覆成為非套路化的自由搏擊動作。
男主角的醉拳之中,其實有洪拳、五行拳、穿心腿、“醉八仙”等等套路化傳統武術的經典動作。
但在電影結尾,男主角黃飛鴻自創的醉拳,則徹底融合了所有傳統武術的動作,突破了一成不變、可以被預知的武術招。
自己融會貫通了武術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
醉拳最可怕之處就在于當這種無招勝有招練成后,你便再也無法預知對手的下一步行為。
加上整部電影故事節奏明快,人物性格鮮明,快進快出的短打結構,為醉拳的通俗和流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