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敏笑道:“江老師政治無敵。”
“過獎。”江森朝邵敏一抱拳,隨手就抽出一張政治試卷,馬上開始寫。
胡啟見狀,不由感慨道:“江森太拼了。”
“是啊……”邵敏看了江森一眼,又嘆道,“我也想拼,可是我已經拼不動了。”
張榮升則幽幽來了句:“真羨慕你們,終于完全擺脫了智力上的考驗,接下來只用應付愚蠢的文科就好了。我們還得多讀一個學期的政治,讀這個東西,到底有屁的用啊……”
“是啊。”邵敏也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無限唏噓道,“中國的制度,真是莫名其妙。”
江森撇撇嘴,懶得說話。
06年了,公知稱王稱霸的時代,正在緩緩拉開帷幕。雖然還沒正式開始,但社會輿論風向,已經朝著這個方向在走。將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年輕人將習慣性地以批評國家體制為時尚。這種潮流不僅出現在八零后群體中,甚至一直到九零后,也依然有人深度信奉某些將歐美制度視為人類歷史發展指路明燈的鬼話,一直到九五后乃至零零后,這種情況才逐漸開始好轉。因為那個時候,國際局勢,已經完全對中國有利了。
所以槍在手,一定跟我走?
不是的,只有黃老爺死了,張麻子贏了,鄉親們才會跟我走。
誰贏,鄉親們就跟誰走。
而這,也正是我黨最牛逼的地方。不管局勢怎么糟爛,總能突出重圍、殺出血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歷史早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只有跟黨走,才能有肉吃。
至于那些被忽悠瘸的,只能等到日后自己他們醒悟,不過也不要緊,十年時間,也不過就是短短一瞬。人生看似漫長,但其實很快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他們這一屋子的人,也才三十多歲而已,剛好有了孩子,然后那一批一零后、二零后孩子中,必然會誕生大量的棟梁。這不是瞎想,而是基于歷史發展規律的判斷。在強盛國力的支持下,自信的民族精神、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堅定的人生信念,都將被從小注入到這些孩子的身上。
而江森認為自己這一代人,必須要有的態度就是,繼續繼承上一代人吃苦的精神,把中華民族這百年來欠下的最后一點落后世界的功課補完,結結實實地為下一代人,把他們的成長環境夯實,把基礎打好。等科技樹攀完,再接下來,自然而然,就是全線爆兵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當然是基于全局的一個想法。
具體落到每個具體的人身上,那當然就是——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好好工作,賺錢養家。
所謂民族崛起,真正執行起來,其實也就是這樣了……
302寢室里唉聲嘆氣片刻,很快就安靜下來。
大家的狀態跟高一剛進來的時候,其實變化不大。邵敏還是忍不住誘惑,在距離學期結束只有不到一個半月的時候,破戒翻起了小說。胡啟拿出英語書,開始死記硬背單詞,張榮升趴在床上被政治,文宣賓坐在床頭走神,羅北空看了半個多小時的歷史書后,跑出了寢室,一直到晚上都沒再回來,不用說,肯定又去網吧了。
不過種種這些,江森也都能理解。
誰特么能天天打雞血呢……
該松一松的,還是得松。
就跟公知當道的那十年一樣,何嘗不是一種精神放松,等松完了,關鍵時刻再緊回來就好了。江森相信,等真到期末考試前幾天,這幾個家伙,還是能重新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