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松還在睡,但看樣子睡得不太踏實,整個人蜷縮成一團,身上只蓋了條毛毯。宋大江則好像是被江森的小動靜吵醒了,光著膀子坐起來,頓時被凍得一哆嗦,“哇!好冷!”
“是啊。”已經果斷換上長袖和長褲的江森,淡淡說道,“昨晚上起碼降溫了十來度。”
宋大江道:“冷空氣提前這么早就南下了,厄爾尼諾嗎?”
“大概吧。”江森打開電腦,看了眼右下角的時間,2007年9月23日,秋分。
按照歷史的慣性,明年春節前后,中國南方將迎來一場特大雪災。
然后五月份……
總而言之,不說多難興邦吧,但確實會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
但是現在,江森確實什么都做不了。
后世的絕大多數人只知道某個特定的地名,以為只是某一個地方受災,但事實上,那場深重的災難卻波及面積極廣,涉及到上百個縣市。西到西北,東到東南,遠至東甌市和申城,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所產生的地震波,環繞地球跑了足足六圈。
全國至少有四五個省份,在這場殘酷的災難中出現了巨大傷亡。
而在如此大的災難之前,想要把受災范圍內的人全都撤離出來,哪怕提前三年預警,時間上恐怕都不夠用。更何況這種預警,本身就很難做到——
預警時間太早,預警初期勢必會引發一定程度的社會恐慌,以及由此導致的大范圍的直接經濟問題。大量的土地會被拋荒,當地建設的幾十年的縣城會變成空城,地方上所有行業停擺,誰會愿意?越是在當地存有利益關系的人,越不會走。
而且當地的人不相信、不愿意怎么辦?當地的發展任務怎么辦?人家憑什么要相信一個發生在未來三年乃至五年的預測?光說服當地居民這件事,本身就已經非常困難;而如果要用利益引誘,把整個縣城的人全都“騙”到沿海安全地帶去,那靠什么項目呢?
再者一個地方上的人也不可能全都轉移出來,老年人愿不愿意?如果愿意,把一個老人從一個省份轉移到另外一個省份,讓其長期居住,享受城鎮居民待遇,長期成本又是多少?
這些問題,在人命面前,看似是冰冷的,但卻又是客觀存在的。
而哪怕初期這一關度過去了,等到了中期,也就避難工作開始一兩年后,肯定又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思想意識上的倦怠——到時候,勢必會有已經搬出來的熱鬧,認為這件事根本不會發生,或者只是單純的覺得錢比命重要。
個體的意識會在這個過程中越發顯得強烈,而且還可能受到外部勢力的誘導,必然會有大量的人,重新往震源地跑,為了當地資源也好,其他方面的利益問題也罷,如果地震遲遲不來,社會矛盾只會一天比一天激化,而如果地震真的因為“穿越者效應”不存在了,那么提出轉移的人,勢必要成為事后背黑鍋的人,后果必然非常凄慘。
再再然后,就算以上的種種社會矛盾,全都被國家以強大的意志和動員力量解決了,但如此這樣到了后期,也還會有最后的一點問題。
那就是,可能會有大量不信邪的傻逼,主動匯聚到震源中心,人數難料。
等到災難真的到來的那一刻,或許會出現更加巨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