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上這些,還是在全國上下愿意提前配合的情況下所會出現的情況。
而如果預警時間太晚,只是提前一年或者半年開始行動,那么數以百萬千萬計的人口需要轉移、需要安置、需要穩定人心,每一項任務,更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完成的。
而且換個角度,如果提前半年預警,并且假設國家也照樣有足夠強大的動員力量能防患于未然,但如果“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群體反應,也隨之出現更劇烈的變化呢?
還有,如果這個預警,根本沒人信呢?
哪怕真的有人信了,可是在災難真的來臨之前,又真的會有機構或者個人孤注一擲,把錢花在這上面嗎?而且這筆轉移費用的成本是多少,該如何支付?最終又該由誰來買單?這些問題,看似在人命前面顯得格外冰冷,可卻又是逃不過的問題。
當問題到了這個層面,光憑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是不足以去解決的。
還是需要最起碼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去支撐的。
就像打仗再怎么玩命,總不能真的用牙齒去咬,用血肉之軀去填。
最起碼,還是得有點小米加步槍。
而人生之所以殘酷,也正在于很多時候,你明知道有些事情會發生,明知道很多事情該如何去解決,但你就是解決不了。因為你手里連小米加步槍都沒有。
等你好不容易攢出來了,這個問題,可能早也已經翻頁了。
江森站在一個普通網文寫手的角度上看,后來網站不讓寫08年的這場災難,或許并不是災難本身如何,而是這原本就是一道無解的題目。
往真實了去寫,這中間的人性博弈,必然會讓人看得咬牙切齒的。而往虛了去寫,那就是根本不明白這場災難的波及范圍有多廣,程度有多深。
最好的處理辦法,也就是讓它“不發生”。
而眼下,江森唯一能期盼的,也就是希望,這場災難不要發生就好。
但如果真的依然會發生,以他現在的能力,他最多也就是提前從震源地轉移幾百人出來,安排去十里溝村種黃芪。杯水車薪,聊勝于無。仿佛冷血無情,還容易被扣上各種莫名其妙的“五十萬”、“不愛國”等等等等的大帽子,可這就是真實的世界。
這就是個體的體量,在世界和社會面前,到底能有多渺小的真實寫照。
“唉……”江森看著電腦右下角的日期,輕輕嘆一口氣。
2008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場大考。
但好在,總歸不論怎么難,總算考了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