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虛無縹緲,但與準提而言,自可觀之,所見乃是一座玉京山。
而如今,在玉京山邊上,氣運洶涌,浮現一座宮殿,一卷太極圖懸在其上。
另一邊。
紫微宮內,紫光也將眸光投注在昆侖。
見到人教氣運所呈現的宮殿不免有些驚訝:“八景宮……如此,尚有第三次講道了。”
西昆侖,瑤池。
太真王母望向東昆侖,“看來大師兄要合道了!”
太清立下人教,教化眾生,不止是引起氣運之變,還有諸多異象,更有紫氣遮蓋整個東昆侖,有浩大的玄黃功德滋生。
“教化之功德!”
須彌山。
接引東望,他乃是功德大道的開辟者,關于功德,他再清楚不過。
這功德非是因立教而成,乃因教化而成。
教化功德,很多人都拿過。
比如大燧、靜玄,乃至周玄、鴻鈞老祖等等。
而太清的教化之功德源自他此前傳播金丹大道,也源自往后的教化之功。
可以說,這一波功德,一部分來自已經做了的事,而一部分來自即將要做的事。
所以,功德的關鍵是教化,而非是立教。
一如此前開創了無垢道身的靜玄,他傳播無垢道身,便是在教化眾生,故而有功德。
其次,開創無垢道身,進一步完善斬三尸法門,這是完善修行體系,也有功德。
洞天內,準提望著東昆侖那落下的功德,腦海之中便不自覺的浮現了此前靜玄說的那兩句話,靈光頓生,一念即起。
只是此念一起,他便抑制。
背叛師門,豈非自絕生路?
然而,此念既起,卻生根發芽。
這時,又有兩道聲音接連傳來。
“吾乃玄門玉清,有感眾生修行之艱,今立闡教,闡天之道,順天應人。”
“以盤古幡鎮壓闡教氣運!”
“吾乃玄門上清,有感眾生修行之艱,今立截教,當有教無類。”
玄門三清接連立下大教,要教化眾生。
異象也接連呈現,驚天動地。
那接連降下的玄黃功德,也難免令人心中一片火熱。
“果然,是玉清師兄繼承了老師衣缽。”
三教氣運凝聚,環繞玄門仙道氣運,就像是護城河,也像是三個支點。
而只從三人立教之言,準提便看出,三清三人,唯有玉清繼承了老師鴻鈞老祖衣缽。
太清、上清兩位,卻是各有理念。
而玄黃功德,太清所得最多,玉清次之,上清最少。
“此事需得與師兄知曉。”
眼見三清接連立教,準提此前所生念頭更是瘋長,當即便動身回轉須彌山。
而此時八景、玉虛二宮之前。
隨著玄黃功德降下,三清各自斬出執念尸,旋即又借鴻鈞老祖所賜鴻蒙紫氣,溝通天道,三尸歸于己身,合道成圣。
之所以要用玄黃功德輔助斬執念尸,不止是執尸難斬,更是需要以玄黃功德壯大執尸,如此合道之時,三尸方可抵御道化之危。
否則,他們需得等執尸培育強大之后才可合道。
如今有玄黃功德,卻是省去了許多時間。
三清合道,便又宣告天下,千年之后,于昆侖傳道收徒。
如此,寰宇震動,不知道多少仙神,修行者心生拜師的念頭,然后紛紛起身往昆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