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
又是一次群臣云集的朝會。
朱棣坐在龍椅上,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首輔胡廣默默的看了皇帝一眼,旁人不知道,他身為內閣首輔卻是清楚皇帝為何會這樣。皇帝就不是一個沉迷女色的君王,之所以這樣都是因為皇太孫不在南京城。
胡廣知道,太孫是自小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徒然這么長時間不在身邊,自然是想念的。若是換成胡廣他自己,膝下的孫兒一個個都遠行外出了,他也會想念。
想著想著,首輔大人又想到了山東那邊的饑荒,眼下剛剛開春,正是下地播種的時候。但是山東的百姓連口吃的都沒有了,哪里還有種子播撒到田地里去。
首輔大人只希望身后的這些大臣們,在最近這段時日里,能夠少生一些事端,好讓他專心解決了山東饑荒的事情,然后全心應對接下來京察這等頭等大事。
但是很顯然,首輔大人的希望落空了。
只見禮部給事科的一名官員走出班列:“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棣無奈的看了一眼這名官員,心知這幫人是又要挑食了,但也只得點點頭:“準。”
禮部給事科官員立即回話:“臣請陛下下旨申飭皇太孫!皇太孫受陛下、朝廷之命出南京坐鎮中都,查清錦衣衛千戶羅向陽殘殺中都一干官員事宜。然則,據臣所知,皇太孫進中都鳳陽城,未曾查案。反倒是命人當眾斬殺鳳陽縣縣簿,后有召見鳳陽衛指揮使齊子安。其后,便長居中都留守司衙門,閉門不出。臣更是聽聞,皇太孫于留守司衙門內,時常召集城中歌姬,整日作樂。”
朱棣還沒有反應過來,文官前列的首輔胡廣大人,心中就是一個咯噔,清楚今日這朝堂上怕是不能安生了。
只見朱棣微微側目看了一眼那禮部給事科的官員。
這邊朝堂上,另一名吏部給事科的官員也走出班列:“啟稟陛下,皇太孫此舉有違朝堂規矩,有違太祖定下的大明律法!皇太孫雖身負皇命,然朝廷官員無論有罪,皆需吏部察驗,刑部審核,方才能交由內閣定罪。”
隨著前面兩位的出聲,朝堂上越來越多的官員占了出來。
“陛下,太孫此舉,有動蕩中都之嫌。”
“還請陛下,盡早召回太孫,再論太孫過錯。”
“陛下,朝廷的規矩是不能破的,若太孫還留在中都,只怕中都官員無一……”
“太孫嗜殺,于國不利!”
胡廣聞聲,眉頭一挑,不由回頭,看向敢說出于國不利這番話的官員,心中暗暗將這人記下。
待京察開始,這等沒眼力貨色,老夫第一個就不會放過!
皇帝也終于怒了,他不反對臣子們敢于彈劾朱瞻基的行為,這說明大明朝的大臣們還敢于說話。但要是敢說他親自培養出來的皇太孫,是個弒殺的人,是于國不利的,他第一個不答應。
“大膽!”
朱棣雙目之中流露著一絲殺氣,輕飄飄的看向最后說話的那人。
只不過就是這一個眼神,那官員立馬被嚇得一哆嗦,腳步也不由后退。
朱棣掃過眼前一個個站出來的官員,冷哼一聲:“紀綱,你給他們說說!”
一身蟒服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走了出來,雖然他現在腰上沒有繡春刀,但那滿臉冷冽蕭瑟的表情,就能讓群臣抖上一抖。
紀綱同樣看了一遍站出來彈劾朱瞻基的大臣們,然后微微一笑:“稟陛下,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燕南飛回報,鳳陽縣縣簿破壞中都兇殺現場,其罪當誅,行刑者乃是我錦衣衛一員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