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后,紀綱停頓了一下,接著沉聲說:“諸位大人,在中都官員死亡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就定了錦衣衛千戶羅向陽的罪,怕是也有違朝廷規矩吧!若是大人們都這般給人定罪,那我錦衣衛……”
后面的話,紀綱沒有說下去,轉身對著朱棣施禮,退后班列之中。
但是剛剛附和的臣子們,皆是臉色難看。紀綱這話,無疑就是在說,他們現在能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給羅向陽定罪。那么錦衣衛也可以,在未來給他們定下種種罪行。
但是這些臣子卻沒想著罷休,有人接著說:“陛下,就算沒有證據證明是錦衣衛羅向陽殺了中都官員。那鳳陽縣簿也是罪在破壞案發現場,其罪當誅。但那鳳陽衛指揮使齊子安……”
你紀綱能將鳳陽縣簿的罪行定下,也能將羅向陽一時開脫出去。但是鳳陽衛指揮使齊子安,可是進了留守司衙門,就再也沒有出來過啊!
皇太孫必須給召回南京城!
必須再加強儒家學習!
必須要做一個不亂殺臣子的的大明朝繼承人!
這就是他們這些人,今日之所以出班彈劾的原因。
朱棣同樣知道眼前這些臣子的心思,他和太祖都是敢殺朝廷大臣的君王,所以當初南京城的官員們選擇力挺建文,因為建文不殺大臣。
現在,他們害怕將來朱瞻基也如太祖和他一樣,但凡有臣子出錯,就會提起手中的屠刀,砍殺了他們。
今日,他們就是借著皇太孫的事情,在這朝堂上掀起文官和皇帝的權利斗爭!
朱棣的目光看向首輔胡廣,然后微微搖頭。胡廣已經是首輔了,他現在只需要坐穩屁股下的位子就好。
其他幾位內閣,權利也遠不如以前宰相們的權利大,他們還有求于皇帝。
所以,會是誰想要借機掀起大明朝的帝王和文官們的斗爭?
朱棣的目光,從一個個官員的臉上掃過。
最后,朱棣看向了趙王和漢王。
“老二,老三,你們覺著瞻基這件事情,該怎么辦?”朱棣將問題拋給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老二朱高煦干咳了兩聲,沉聲道:“殺幾個辦事不利的人,又有何錯?這等人要是放在軍中,兒子第一個宰了他們!”
朱高煦一如既往的兇悍,大有一副不聽話就殺了你的意思。
朱高燧眼珠一轉,遲疑了片刻后才開口說:“爹,兒子覺得……瞻基終究還是太小,難免見著血腥了,會養出什么可怕性子來……”
朱棣看向老三:“那你說,該怎么辦?”
朱高燧看了看自家老爹,說:“瞻基是皇太孫,未來……就是太子……大明朝如今越發的穩了,還是要更穩一些的好……瞻基雖然做的也沒什么大錯,但……還是召回來,您再多教教?”
朱高燧沒說朱瞻基有做錯什么,但卻抓住了一個穩字。這幾乎也就是抓住了朱棣的心思,他之所以心心念念的想要北征,就是為了給大明朝的后世子孫打下一個太平天下,希望大明朝能夠穩穩當當的走下去。
朝堂上,朱棣點點頭又搖搖頭,就在眾人疑惑不解,皇帝這是同意漢王殿下的話,還是不同意漢王殿下的話的時候。
朱棣將目光投向離自己最近的太子殿下。
“太子,你怎么看?”
隨著朱棣的問話,所有人的目光同時看向,似乎是一直在閉目養神的太子朱高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