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許刁民,竟然膽敢和皇室作對?
當真脖子是鐵打的?
朱瞻基滿意的看著院子外面,列著縱隊,化身報童的幼軍衛官兵,心中大定。
自江南士林風聲響起的時候。
他雖然表現的無所謂,但該做的事情,還是在穩步就緒的進行著。
報紙是其中一環。
被無數男豬用爛了的套路。
雖然被用爛了,但也證明確實應當是好用的。
所以,他也就隨大流,給折騰了出來。
這是一場爭奪朝野內外文字話語權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他甚至想著,該給這個大明朝的第一份報紙取個怎樣的名字。
新青年?
真理報?
想了想,他覺得還是得低調一些。
于是。
大明旬報。
正式應運而生。
朱瞻基的手上,正拿著大明旬報的第一份。
頭版頭條一行斗大墨字《是誰在壟斷話語權???》
三個碩大的問好,就算大眾不知其意,但觀其形,大抵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含義。
這第一份報紙的頭版頭條,是朱瞻基親筆所書。
用的自然是大白話,淺顯易懂。
雖然沒有一一明確點名,但也準確的告知大眾,就是那些地方的所謂名門望族,在壟斷著他們的發生渠道,在壟斷著朝堂對百姓的善政。
若是此時推行簡體字,太過驚世駭俗,朱瞻基甚至想要拿出藏了十幾年的簡體字來。
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走。
跨的太大。
容易扯著蛋。
他將報紙遞到了于謙面前。
于謙小心接過,知道太孫是要自己看看這報紙上所寫的文章。
于是,他仔細的閱讀起來。
只讀完了頭版頭條,便已經花費了于謙整整一刻鐘的時間。
一篇讀完,于謙長出了一口氣。
他的眼睛,放在文章作者的名字上。
風味飲品。
是個不知何意的假名。
但是文章確實寫得很好。
于謙有些震驚,若是這篇文章真的在今日流傳出去,只怕整個士林都要震動。
文章里,近乎于貼臉,和天下把持士林文脈的地方名門豪族撕破了臉皮。
直言對方,憑借著學識上的壟斷,把持地方政權,致使皇權無法下鄉。
而民間百姓愚昧,往往朝廷推行的善政,都會被這些地方氏族,給惡意扭曲。
這就是針對這一次,朝廷推行白話,和地方產生的矛盾。
潛臺詞就是白話是好的,你們這些老百姓,現在都被那些地方上的壞人,給哄騙了。
長出了一口氣,于謙余光掃過報紙上,后面的文章。
也都是假名。
但都是用白話所寫,大加贊許白話的便捷和好處。
而在最后一頁,則是一篇名為《道長竟是龍騎士》的話本小說。
通篇白話,然分外吸引眼球。
“如何?”
朱瞻基見于謙已然看完,輕聲詢問。
于謙搖搖頭,又點點頭,方才開口:“若是推行得利,能占據地方一半話語。”
于謙說的還是保守。
朱瞻基笑著點頭。
“既如此,便都發出去吧!讓底下,都鬧起來吧。”
隨著皇太孫一聲令下。
無數的幼軍衛官兵,魚貫而入。
一捆捆的報紙,被搬出工坊,架在一旁的戰馬上。
官兵上馬,揚起馬鞭。
一陣塵土飛揚。
大明朝內部輿論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