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兩淮鹽務份額分配之權的鄧永新,能從中增強多少的權勢,就要看他自己的智慧了。
……
揚州府衙后。
賣不出的宅院里。
這次隨行而來揚州的眾人,齊聚一堂。
羅向陽、張天、于謙,朱秀、孫安等人,皆在現場。
當日的揚州花魁,聲明遠播的花姑娘花錦官,跪坐在一旁,小心的準備著茶水。
葉英發被誅的消息,太孫親衛朱秀,已經告知她了。
花錦官的思緒很復雜。
有難過、愴然,也有僥幸、釋懷。
五味雜陳,混雜在一起。
她目光復雜的看向眼前,這群將兩淮顛覆的男人們。
他們正在商談著事情。
已經有半個時辰了。
言語之中,能聽得出是南疆,是這次皇太孫來揚州,一切的根源。
身為錦衣衛鎮撫使,羅向陽掌握著諸多南疆的軍政情報。
“按照鄂宏大的意思,三十萬兩并不能用多久。所幸這次,還有后續上百萬兩送過去,應當只支撐這場戰爭結束了。”羅向陽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
朱瞻基點點頭,默默的回想盤算琢磨著如今的南疆征伐。
現在的江南,酷熱難耐,遠在千里之外的南疆,會更加的炎熱、潮濕。
環境的惡化,會讓大軍的戰力大打折扣。
按著鄂宏大的軍報,明軍已經和不愿投降的緬甸宣慰司徹底開戰了。
南疆征伐的諸軍,在雨季到來之前,就在做著防火燒山的事情。
這是為了逼迫敵人出來,也是為了方便隨后大明遷移百姓,過來南疆開墾。
但隨著夏日雨季的到來,情況便急轉而下。
從交趾、云南出發,直達緬甸宣慰司邊境的殖民線路,越發的難走起來。
物資很難運送上去。
所幸,還有三寶太監鄭和的寶船隊在。他們繞過整個半島,從交趾裝船,起航,在大骨剌入港,從大骨剌已經拓地到百里的根據地,運輸物資到前線。
南疆諸宣慰司,都在做壁上觀。
局面,并沒有一帆風順,明軍出動,南疆就會立即投降。
在鄂宏大的軍報之中。
廣西靖江王府,靖江王的兒子,親自領兵,在后方的千里之地來回巡視,準備鎮壓任何的動亂。
在北線,黔國公府。
國公府上嫡系,已經出現了傷亡。
黔國公府,三子,兩傷一亡。
國公府,悲愴不已。
但也更加刺激了北線,從云南出征的官兵將士。
“著令,鄂宏大嚴控軍中衛生,任何人不得食用生水,任何人不得獨自離隊、出營、巡哨。
從尚未發出的上百萬兩錢糧之中,劃撥部分,籌措草藥、軍械等,一并送去。
命交趾、廣西等地,不得貪墨錢糧,違者,錦衣衛可就地處決。
南疆諸省,當全心全力,恭迎諸路大軍。”
技戰術上的事情,朱瞻基無法給出具體的建議。
但在后勤、在支援上,他在盡最大的力量,保證南疆的征伐大軍。
按照鄂宏大的軍報,眼下的南疆,已經進入到兩軍對持僵持的階段。
現在,誰能撐住撐下去,誰將擁有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