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欲來。
不!
如今已到了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時刻了。
應天城中,事關太子黨的言論,越發的甚囂塵上,各方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
如今,就連民間都在流傳,太子究竟是不是已經等不及了。
由此傳遞出一個很不好的訊號。
就是,謠言從一開始的謠言,漸漸有被坐實的可能了。
東宮。
依舊是一片沉默。
宮門緊閉,謝絕了所有的客人。
幽居東宮里的太子,至今未曾發出一言,未曾給朝廷一份說明。
而隨著朋黨在朝堂上被提及,以內閣留守楊士奇為首的一眾文官們,也不得不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在京,或鄰近應天的宗室們,呈上了更多的奏章,幾乎是要將戶部衙門給淹了,將夏維喆那老倌兒,給堵在戶部衙門里頭出不來。
即便是如此,以趙王為首的宗室,在這期間則是拜訪了一番五軍都督府。
稍晚,就有消息從五軍都督府傳出來。
近期應天附近,一應京衛大營諸軍,皆被傳喚回營,整編操練,無令不得外出。
城中,三大營更是被監國連發法令,嚴令各營將士,無令不得外出。
當事情波及當軍方之后。
應天城的局面,更加的不堪起來。
從監國和宗室親王的反應來看,似乎給人一種,太子要拉攏軍方,行兵變的可能。
而監國和宗室,則是為了大明社稷,不斷的強調、鎮壓各營官兵。
……
今日朝廷休沐。
城外皇莊。
從一望無際的田野看,到并不高的矮山,放眼望去,已經漸漸有了一絲秋意。
幾個巨大的煙囪,正在矮山的另一面,被豎立起來。一條水泥路,也正在由此開始推進,向著應天城出發。
這里,將會成為大明基礎道路建設,第一個原材料的生產地。
但卻不是最重要的產地,因此這里并無多少的石山可以開采。
逐漸枯黃的樹蔭下。
自從被太子妃帶出宮,便再也沒有回去的三女,整齊的梳著婦人鬢。
讓一旁,四位正在等待著吃野味的老大人們,看得是一陣無聲搖頭。面上有些郁郁,卻也有些欣慰。
不遠處,下風口的位置上。
大明朝的皇太孫,朱瞻基胸前正系著一個大花圍裙,兩手一邊拿著油壺,一邊拿著毛刷。
在他的面前,是一個長長的燒烤架。熾熱火紅的木炭,不斷的散發噴吐著熱量,將架子上的牛羊肉、應季菜蔬,給加熱到足夠食用的程度。
飽滿的油珠,從肉串上滴落下來,砸在木炭上,立馬就響起一片刺啦聲,伴隨著一道燎煙升起。
香料被均勻的涂抹在食物的身體上,整個外立面雨露均沾。
香味,隨著微風飄散的四處都是。
幾枚碩大的羊腰子,被朱瞻基特意留了出來,放在最中間的位置上灼燒著。
如今天氣逐漸變涼,連空氣中都帶著秋收后的喜悅。
三女之中,文想隱隱為大,帶著孫若微、紅衣兩人,正在為四位老大人添茶,亦在一旁的桌子上擺盤涼菜。